本报讯(记者 陈峥 特约记者 方孔德)冬播“一粒子”,春收“万斤油”。近年来,马屿镇围绕“土地增效、粮食增产、群众增收”目标,大力推广“稻油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眼下正值油菜籽收获时节。4月24日,在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瑞安市存忠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吴存忠正指挥工作人员,驾驶三台大型收割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待收割好的油菜籽装满运输车辆后,便被运往晾晒场进行晾晒。
据了解,每年晚稻秋收后,马屿镇都会推进秋冬油菜播种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户利用秋收后的闲置田地种植优质油菜,待来年油菜收割后再种植早稻,如此农户手中既有了“粮”又有了“油”,收入增加不少。“这一批黄籽油菜籽颗粒大,种子好,压榨的油会很多。”吴存忠说。据他介绍,他们合作社今年种植了700多亩本地“黄籽”油菜,该品种油菜虽然产量较低,但榨出的菜籽油品质高,价格相对于黑籽的菜籽油要高出一倍。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利用“冬闲田”实施“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共种植油菜超3万亩,仅马屿镇就种植了1.1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