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疾控中心发布5月健康提醒
春夏交替时节
注意预防季节性传染病

    ■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钱丽珍

    进入5月,气温逐渐上升,春夏交替之际,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季节性传染病,尤其是儿童要警惕手足口病,外出游玩时应注意防范蜱虫叮咬,平时注意提防被犬、猫等动物抓咬伤。

    防蚊灭蚊 预防登革热

    每年的5至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至9月。据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登革热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登革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数为5至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登革热发病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

    在生活中,如何远离登革热呢?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疾控专家提醒,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大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此外,预防登革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防蚊灭蚊工作:清理家中积水,比如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保持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使用灭蚊虫产品。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过于惊慌。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

    疾控中心提醒,出境期间或回国后2周内,若出现登革热典型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旅行史,避免延误病情。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注意个人卫生

    手足口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肠道传染病。每年4月,该病的报告病例数开始攀升,5月至7月有一个高峰期。因此,近期家长要高度警惕手足口病。疾控专家提醒,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情况,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患儿家长要关注患儿的精神状况,若出现精神疲软、烦躁等症状,立即送至正规医疗机构救治。

    5月也是多种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这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可能表现为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疾控专家提醒,预防食源性疾病,主要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海产品煮熟、隔餐食物热透、生熟食品分开、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品、不前往无证照餐饮单位等。每年5月至10月是肠道门诊开放的时间,若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去肠道门诊就医。

    外出活动 预防蜱虫叮咬

    5月气温上升,蜱虫密度增高。一旦被蜱虫叮咬,可能会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无形体病、巴贝西虫病、莱姆病等蜱传疾病。根据监测情况显示,5月至7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高峰,而该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病死率达10%以上。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踏青或劳作时,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尽量穿着表面光滑的衣物,这样蜱虫不易黏附;不穿凉鞋。一旦被蜱虫叮咬,不要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以免引起发炎、瘙痒及感染,也不要用手指将其捏碎,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将酒精擦在虫体上,杀死蜱虫后用镊子反向将蜱虫拔出或到医院处置。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诊。

    此外,注意提防被犬、猫等动物抓咬伤。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彻底清洗消毒伤口并按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途径,且越早越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春夏交替时节
注意预防季节性传染病
2024中国·瑞安“千企百校”
人才合作对接会将于5月21日举行
瑞安卫生健康系统
一集体一个人获温州表彰
瑞安玉海中心小学
“家校合力”为学生家长定制“心灵旅行”
瑞安供电公司开展
配电站(房)防汛检查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春夏交替时节
注意预防季节性传染病
2024-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