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2004届的校友余特从美国留学回来,在上海创办了一家视觉识别平面设计类的公司。一天他回到母校,向我介绍视觉识别设计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视觉识别系统在国外的广泛运用。
我听后,突然心动,觉得这种设计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及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瑞安中学作为百年名校,不仅拥有一流的办学水平,更是一所拥有强大凝聚力、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学校。视觉识别的引入,可以更清晰地、有力地向世人、学生和校友展示一个先进的、统一的视觉识别标准,这将更好地营造和维护学校文化,并把这种学校文化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由此,瑞中整体推出了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且成为浙江省重点高中里的第一家。
瑞中的识别色为什么是蓝黄色
视觉世界,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一个由彩色物体组成的世界。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千世界的万物是由五彩缤纷的颜色来呈现。色彩不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影响我们心理与情感的重要因素,从晨曦的橙黄色到傍晚的深红色,从海洋的蓝色到森林的翠绿,每个颜色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和情绪。颜色还有文化的意义,中国人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中五种颜色,在中医里又分别对应五脏的肝、心、脾、肺、肾。紫禁城的宫墙是红色的,那种特有的红叫故宫红,又称中国红,如果看到这种颜色的红,大家自然觉得它很中国。
视觉识别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学校、团体等将一切可视事物进行统一的视觉识别表现和标准化、专有化,具有外在、直接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在国外,视觉识别的设计已经比较普遍,像企业、学校、球队等往往有自己的视觉标识,如世界杯上,巴西队的队服是黄色,比利时队则穿红色球衣,曾经被称之为“欧洲红魔”。
出于对年轻校友创业的支持,我同意余特对瑞中视觉识别文化进行整体设计。
进行学校的视觉识别文化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学校的主色调。这是校园识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看到一群学生穿着校服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校服的款式,衣袖的设计,而是一片统一的色彩。所以一个统一、和谐的配色,可以极大地给学校带来一种品牌独特性,让人们可以通过颜色就识别出:这是瑞安中学!
余特公司的设计师提供了一系列设计方案,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并征求各方意见,最终确定蓝与黄作为瑞中的主色调。
蓝色作为校标的配色,同时加入黄色作为辅助色,一来增加配色的对比感,让风格从平面变立体,变得更加丰满;二来蓝色代表海洋与天空。我们常常听到“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所以蓝色代表包容、博大、开放、无限。这与孙诒让先生创办学计馆,与时俱进、放眼看世界的理念相符,与“甄综术艺 以应时需”的瑞中校训相吻合。同时蓝色往往与梦想相联系,梦想让灵魂有了光亮,人生才有前行的动力。黄色代表的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黄河、黄土地、黄种人、炎黄子孙,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是黄星红底。黄色在中国的五行说中占据中央的位置,体现守正中庸的文化理念。黄色相当长的时期还是皇家的专用色,如紫禁城屋顶的琉璃瓦是黄色,九五之尊皇帝穿的衣服是黄色的,陈桥兵变叫“黄袍加身”,所以黄色是中国文化里最权贵的颜色。瑞安中学作为百年名校,固不宜守旧以自画,亦不容逐流而忘原。既要开放包容,也要守正传承。
主色调确定后,就设计了校服、校标、校旗、学校导视图、信封、信笺等一系列视觉识别标志物。整体推出自己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瑞中在浙江省重点高中里是第一家。
招人惹眼的文化店
确立视觉识别系统后,有越来越多的文创作品出来,需要一个独立的展示空间,于是学校的文化店就应运而生。
文化店在学校的艺术馆内,是同学们每天往返生活区与学习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外来宾客考察和参观学校的重要窗口。文化不仅可以展示,而且可以出售,创造财富。文化店不仅满足同学们学习、生活的便捷需求,还集中展示了学校的视觉文化产品,是同学们放松闲逛的好去处。现在,学校的文化店是客人们参观瑞中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瑞安市的中小学生,游览瑞中时喜欢到文化店购买自己喜爱的纪念品,既是纪念,更是励志。
2013年11月,我随浙江教育考察团到奥地利、西班牙结对交流。兄弟学校的校长们带上了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品——中国人叫伴手礼,作为互换的礼物。有湖州丝绸、杭州扇子、瓯塑、黄杨木雕、龙泉瓷器等等,件件“价值连城”。幸亏,瑞中有了自己的文化店,我带了几枚瑞中的校标,一枚10元。当瑞中与西班牙阿格拉圣库加特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与对方校长交换礼品的时候,我把这枚瑞中校标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吹嘘”了一通,对方校长频频点头,我也不知道他是深刻领会,还是一头雾水。
拍照合影后,我转过身,发现原来在我背后挂在墙上的是一面中国国旗,是他们学校学生绘画的。我骄傲地告诉校长,中国的国旗是我们瑞中校友设计的,同时指出这面中国国旗某个地方画错了。校长听后,大为惊讶,显露出满脸的尊敬,我能感受到他那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其实与外国人交往的礼数就是这个套路,人家平时就是把带有学校独特标识的小礼物送给我们,如一只小小签字笔,太不值钱了!但人家从未表露过小家子气的难为情。我们平时在与国外客人的交往中,过分的隆仪重礼,反而显示自己的不自信,有时候还收获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的尴尬。
学校文化店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在校服统一采购后,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在学校统一穿校服,各有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赞成的大有人在,批评的声音也很多。学生穿着瑞中校服坐在公交车上,穿梭于大街人群,有时混迹在游戏厅,或者在社会上做了不文明的事情,或学了一次雷锋,做了好事,人家一看就知道是瑞中的学生。所以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我认为穿校服最大的好处是便于管理,有利于社会监督,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瑞中人,明白瑞中学生的角色要求。同时校服也有利于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攀比。有的学生一双鞋子五六千元,一只手表上万元。我们反对学生在生活上的互相攀比,鼓励同学们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同学们在学校要统一穿有瑞中标识的校服,这是学校的规定,叫校规。但我们留了一个缺口,学生在文化店购买的服装,因有瑞中特有的文化标识,也算是校服,这弥补了校服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允许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选择。
最爱是牛衫,难忘冬大袍
学校曾发动师生进行文化创意活动,让师生自己设计校服。有的班级设计了班服,有的同学设计社团活动的团服,如武术社等,以整体的形象出现在运动会、艺术节、毕业典礼、成人礼等集体活动中,这样既提高了同学的艺术鉴赏力与创造力,又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校团委也组织过校服设计的比赛,把同学获奖的作品由文化店颁发奖品或奖金,然后把版权授权给文化店,进行生产加工。有的同学穿上自己设计的校服,如长在自己身上的皮肤,真不忍心脱下来。
同学们最喜欢的一件校服是信息中心李明亮老师设计的“瑞中牛衫”。这款夏季T恤,李老师巧妙地把瑞中的“中”字模拟为“牛”字,当时还请2010届校友、书法达人马路遥书写瑞中校歌的其中一段歌词:“云山霭霭,云水苍苍,唯我瑞中,源源流长。”整件T恤产生了“瑞中:真牛!”的视觉效果。同学们穿上这件很有瑞中标识度的T恤,大有牛气冲天的瑞中人自豪感,特别是高一新生入校军训时,穿上整齐划一的牛衫,那自信爆满的表情,连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骄傲的味道。
最难看的校服应该算瑞中冬大袍,同学们昵称“熊服”。从事服装行业的2001届校友项丽琴不止一次地跟我吐槽:陈老师,你这校服太难看了,得换换!我仔细审视,确实难看,但不解的是学生对这件衣服并不反感,而且周边的好几所学校还模仿了我们瑞中的这款校服。有时候,我在大街上远远看到瑞中学生过来,有点像,感觉又很不像,来到跟前,仔细看了校标,才知道果然不是我瑞中的学生。在瑞中西边的永久机电学校打了一则由一群学生穿着与瑞中冬大袍一样的招生广告:“风里雨里,瑞中边上,永久等你。”这么煽情的语境!看来一款服装是否流行,不完全在审美,牌子很重要,看穿在谁身上更重要。
不少同学毕业后不舍得丢弃这难看的冬大袍,有的同学在毕业典礼上拉着我:“校长你一定要在我的衣服上签名,我准备放在柜子里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有的女生说:“今后我要在我的婚礼上穿回冬大袍,让大家瞧瞧我的花季青春!”最好奇的是在浙江大学校园里,还经常看到穿着瑞中冬大袍的浙大学生。原来最难看的冬大袍成了同学们最长情的记忆,我猜这衣服就不单纯属于好看与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穿着特别暖和,它包裹的可能是与瑞中有关的种种难以忘怀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