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冬冬)5月8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共有800多人参加开幕式。浙江派出22位选手和5名乡村工匠参加项目比赛和展示交流。其中,我市“国家非遗”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带着他最新的作品参加,并代表浙江工匠在开幕式上作分享交流。
现场,王法万讲述了木活字的发展历史,印刷技艺的传承与革新、保护与挑战,还向大家展示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如何让有800多年历史的技艺传承下去,让古老的木活字真正“活”起来,王法万分享了自己的探索经验。“与现代品牌联名合作,制造独特的产品,会有不错的市场效应。同时,通过设计木活字文创礼品和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也为东源村村民、木活字印刷技艺传承人提供了就业和兼职的机会,每人每年平均能增收3万到5万元。”王法万说。
这次王法万带来参展的是他最新的雕版印刷作品——《新龙舟·新风尚》,长32厘米、宽25厘米,龙头栩栩如生,生动展现出龙的神韵和力量。据了解,从4月下旬开始,他就构思创作这件作品,从图形设计到雕刻完成,花费了6天。“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展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王法万说。
据了解,王法万是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第24代传承人,也是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他出生于平阳坑镇东源村,17岁时跟随父亲学习木活字雕刻和印刷技艺,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项技艺的研究和传承。近几年,他不断努力创新,不仅进一步改进了木活字印刷技艺,加快效率,更让木活字印刷文化走进人们生活。
据了解,此次大赛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制定了技术规则,通过各地培训和选拔,带动更多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为广大乡村劳动者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