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龙舟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期盼中登场。据统计,我市共有600多艘民间龙舟参与活动。场面壮观,阵势激动人心!这一周,瑞安会是一个吸睛的焦点,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叫“出圈”。我们期望瑞安出圈、被关注,当然这种关注是呈向上力量的,是能够提升瑞安正面形象的。如此,方可体现开展这一活动的叠加效应。
瑞安龙舟文化底蕴深厚。龙舟活动的开展,是满足了瑞安百姓心之喜好。这个喜好得到满足,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人民“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的真切回应。但同时,从兴一方经济角度出发,文化是重要支撑,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龙舟活动的开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是谋发展的重要一环,从根本上来说,是执政为民。
龙舟文化嘉年华,瑞安出圈不容置疑。但如何保证精彩出圈是不可掉以轻心的。要想精彩出圈,首先要回归划龙舟的原本属性,即为人们寄托美好、渴望幸福的载体,个中的基因是传统文化。而文化和文明是相通的,守住文明的底线,我们就会文明出圈。从划龙舟的本性出发,我们就会把弘扬文化视为己任,就会恪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风格,讲气度,不会因为你挡了我的道,或你追了我的尾而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对每一支龙舟队伍来说,你参与其中了,就是一道风景,就已经出彩了。
其次,划龙舟是一项声势浩大的活动,自然会吸引众多围观者,这也是大家所期望看到的场景。几百支龙舟队伍,只有被追捧,才能放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效应。但是,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磕磕碰碰少不了,各种意外之事也会有很多。我们不能因有一个小碰撞互不相让,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老人的突然摔倒而退避三舍。大的活动现场,应该成为展示我们瑞安人良好素质的大赛场。我们自觉遵守规则,人群中,我们不去争抢站位,不去挤撞他人,把好的站位让给老人或儿童。如遇有人身体不适,站立不稳,主动搀扶,主动让出送医通道等。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素养。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出圈,必为瑞安这个城市加分。反之,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年代,如果不文明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引来流量,这不是火出圈,而是“出怪圈”“丑出圈”,辣了眼睛,碎了节操。因此,我们每个瑞安人都是确保瑞安精彩出圈的责任人。
第三,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蔚为壮观。瑞安龙舟文化嘉年华活动,也会吸引外地游客。这是我们展示瑞安形象的绝好机会。我们一定要以礼相待,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能让外地游客受委屈,不然伤害的不仅是他人,更是自己。当年山东的青岛大虾事件和黑龙江雪乡把游客赶出旅店的事件,虽过去多年,但至今仍为人所诟病。不好的事件我们要记取教训,好的典型我们要主动对标。淄博烧烤“出圈”,“尔滨”冻梨火热,甘肃天水“一碗麻辣烫带火了一座城”。今年各地文旅出圈,究其原因,无不是打造了一座温暖的城。希望瑞安借此次划龙舟活动之机,展示瑞安更多温情脉脉的一面,让市外游客感受到瑞安的温度和气度。
精彩出圈,要让文明新风登船。与文明背道而驰的是蒙昧、低俗等,则要坚决予以抵制。移风易俗划龙舟,是新时代新的要求。这次我们看到了新气象:莘塍街道的凤舟也来拜龙娘。历史上无凤舟,有女人不上龙舟、不能看“拜龙娘”仪式、不能上桥等歧视女性的说法,这与我们国家倡导的“男女平等”格格不入。凤舟入列是一个可喜的新时尚。划龙舟,我们既要守住传统文化精髓,更要融入现代发展理念和要素,摒弃封建落后思想残余,偕文明而行。最好的习俗,得到老百姓认可和喜爱才能健康发展!只有环境文明,才能达到活动欢乐、愉悦身心的效果。中国龙舟看温州,温州龙舟看瑞安,在龙舟文化嘉年华的热闹节点,瑞安的龙舟,不仅要划出龙舟的美,还要划出一个城市的文明高度。不管男女老幼,每个人都能在龙舟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船”承中向年轻人诉说水乡记忆,让龙舟载着游客不断“争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变流量为留量,乘风破浪,犁出一道瑞安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