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 特约记者 方孔德)临近端午节,我市各地的杨梅陆续进入成熟期。在高楼镇,大棚杨梅比露天杨梅早一步上市,用时间抢占价格高地,拼出好“钱”景。
近日,记者走进高楼镇孙山村的瑞安市新蓬业家庭农场,大棚内一颗颗饱满红润、个大乌红的东魁杨梅挂满枝头,散发着酸酸甜甜的果香,令人垂涎欲滴。高楼镇素有“杨梅之乡”的美誉,是杨梅的主要产区之一,出产的黑炭梅、东魁梅均以肉细、汁多、味甜而负有盛名。但是,杨梅上市时恰逢多雨季节,鲜果的产量和品质往往会受到雨水影响。为此,高楼镇不少梅农借鉴外出考察时学到的经验,推广大棚杨梅栽培。新蓬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孙逢蓬就让农场的5亩杨梅“住”进了大棚,完美避开了雨水和虫害的影响。
“东魁大棚杨梅成熟了,味道非常好,爱吃杨梅的市民早点过来采摘。”孙逢蓬说,他栽种了100多株东魁大棚杨梅,全部进行了矮化处理,方便市民游玩采摘。为了保障杨梅品质,在果树生长期间,孙师傅还进行了疏果,5亩大棚可以收获3500多公斤杨梅。由于马屿镇、高楼镇等地的露天杨梅还要再等15至20天才能上市,因此错峰销售、抢“鲜”上市的大棚东魁杨梅,目前售价较高,维持在每公斤4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