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舟因文明而更精彩
瑞安因龙舟而更出彩
■蔡余萍

    “咚咚咚……”随着激昂的鼓声,绵延千年、一年一度的端午前后划龙舟活动被火热激活。今年适逢农历龙年,龙年划龙舟具有特别的寓意。近段时间以来,各地龙舟相继开鼓、高调出镜,人们满怀期待、奔走相告,一夜之间点燃了龙舟活动的激情。“龙舟”一时成为村头巷尾谈论的高频热词、各类媒体聚焦的新晋“网红”。

    端午划龙舟,在瑞安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寄托着传承传统文化、增添节日气氛、丰富文体生活的美好愿望,蕴含着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是深入瑞安人骨髓和基因的集体记忆,也是在外游子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历史上民间划龙舟虽一时划一时禁,但作为劈波斩浪的水上狂欢盛宴,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广大群众保持着深厚的“龙舟情结”。特别是去年在温州举办的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演绎水上“速度与激情”,再次将龙舟划出亚洲、冲向世界,打响了“看龙舟到温州”的城市品牌,也点燃了广大爱好者的龙舟热情,极大鼓舞了发展龙舟运动的人心与士气。

    作为根植于历史长河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民间划龙舟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但也掺杂着糟粕。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地方性强等,民间划龙舟活动历史上曾出现一些不谐音,与广大群众对龙舟运动的殷切期盼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但对龙舟活动的积极元素,我们要义不容辞予以保护、弘扬,但对其糟粕部分,我们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予以反对、摒弃,让长盛不衰的龙舟运动历久弥新,让力争上游、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的龙舟文化生生不息。

    时代的脚步在前行,作为传统民俗的龙舟活动也要与时俱进,要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相适配,与社会进步相同行,摒弃糟粕,革除陋习,过滤沉渣,卸下历史包袱,沉淀涵育精华,让文明新风登船,让现代文明龙舟上水,让文明龙舟划向未来。从政府相关部门、龙舟协会角度而言,要在群众需求和规范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精准的举措和暖心的服务,走出民间龙舟管理“新路”,积极引导、规范发展民间划龙舟运动。从民间划龙舟组织者、参与者的角度,要扛起主体责任,树牢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与规范意识,守牢安全底线,自觉抵制违规逾矩行为,带头践行文明新风,把好文明龙舟的前进方向,把有序精彩的龙舟运动呈现给欢度佳节的广大群众。我们不仅要用文明和谐的龙舟运动点缀节日的瑞城,装扮瑞安人的幸福家园,而且要用精彩出彩的龙舟运动唤起在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凝聚龙舟运动迸发出来的热情力量,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用激扬的龙舟精神为青春都市的瑞安“点睛”。

    当前,温州正在全力打造“世界龙舟名城”。“鼓是令,舵是命。”作为最具区域特色的瑞安龙舟,要以龙舟为媒,积极谋划并大力推进龙舟赛事、龙舟产业、龙舟文化全面发展,促进龙舟运动与文旅产业的深度结合,放大龙舟运动吸引客流、带动消费的牵引作用,推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业态发展,打造“旅游+龙舟”文旅IP,全力打响“温州龙舟在瑞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让精彩出圈的瑞安龙舟活动,不仅成为瑞安人欢度佳节的文体盛宴,也成为别人的诗意远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4版:玉海楼
龙舟因文明而更精彩
瑞安因龙舟而更出彩
盲目“追流”不可取
要对基层干部
多一些关爱
“家门口”的青少年宫
值得被挖掘的社区“宝藏”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龙舟因文明而更精彩
瑞安因龙舟而更出彩
■蔡余萍 2024-5-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