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小玲)“以前公章要跟着人走,现在只要手机上收到申请通知,我直接线上审批,不耽误时间,规范化的流程也很安心。”6月12日,经过近一年的使用,玉海街道水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蒙蒙对社区引入的“智慧印章”设备,给出了五星“追评”。这事还要从2023年说起——
2023年7月,玉海街道水心社区引入了一台小小的“智慧印章”设备。这台设备,除了带有摄像头、扫描仪、指纹识别等部件和功能,还有2个电子套筒,分别存放党组织、居委会的2枚印章。平日里,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用章审批通过后,设备自动解锁打开。
用章审批也很便捷,需要用章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基层公权力全程在线审批应用上传群众要办理的材料,发起用章申请,居委会主任在线审核,确认无误后输入用章指令。工作人员得到授权后,即可通过指纹解锁,取用印章。盖章过程中,设备也会对盖章的时间、次数、内容等信息进行采集,自动留痕。
水心社区工作人员许小东说,过去盖章没有这么规范的流程,办业务的人多了,谁盖的章也不清楚。有了“智慧印章”设备,谁用章、谁审批、谁盖章,都有迹可循。
小小印章锁进电子套筒,不仅规范了用章流程,还规避了和群众发生冲突的风险。“我们以前也遇到过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过来办业务,这种情况下既要安抚群众,又要确保盖章审批的严谨性,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林蒙蒙表示,有了“智慧印章”设备,群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用章流程和审批事项,减少了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误解和纠纷。
据了解,玉海街道率全市之先,于2023年引入“智慧印章”设备,目前已实现10个社区“智慧印章”设备全覆盖,共收纳20枚印章,累积用印20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