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玉海楼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渡口多少事,依然笑谈中
下洞渡口
平阳坑渡口
采访老渡工
涂厂渡口(刘峰 摄)
徐宅渡口
飞云渡
扫一扫 看更多渡口照片

    ■陈思义/文 陈立波/摄

    渡口,《辞海》释:在河流两岸用舟筏或其他方式渡河的地方。

    只因溪河阻隔,舆马难通,于是有了船渡,方便人们从此岸到彼岸。渡船多为木质船,舷矮船底平,划行用桨和篙,摆渡慢而稳。码头作为渡船泊岸上落乘客及货物之用,多为石垒,伸向江河。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温州有津渡六十处,且列出瑞安县有飞云渡、中洲渡、宝香渡、师姑渡、澄头渡、三樟渡、长分渡、青蛙渡、龟岩渡、南口渡、丁固渡、虞渡、马屿渡、石达石渡,三港渡、冠岩渡、鱼濯渡,共十七处。

    印象中的旧志书,惜墨如金,竟罗列如此多的津渡,可见不一般。

    再看清嘉庆《瑞安县志》附“津渡”,列出飞云渡、中洲渡、洲村渡、宝香渡、师姑渡、澄头渡、三樟渡、长分渡、青蛙渡、龟岩渡、南口渡、湲港渡、渔渡、冯渡、石达石渡,岩头渡、马屿渡、娄湾渡、三港渡、清潭渡、鱼濯渡、杨湾渡、甘州渡、龟磁渡、官岩渡、金阳渡、五甲渡、杜渎渡、方前渡、杉溪渡,共三十处(包括现属文成县的)。其中飞云渡有五六百字的介绍,中洲渡有二三百字的介绍,算是不惜笔墨。

    飞云渡——飞云江

    《瑞安地名志》“飞云江”条,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安阳江在县南门外,旧名安固江,吴时名罗阳河,唐时名瑞安江,又名飞云渡。”我有时就想,“江”是“江”,“渡”是“渡”,而他说,瑞安江又名飞云渡。

    南宋诗人陆游有《过瑞安江》诗:“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其后,南宋诗人林景熙《飞云渡》诗曰:“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有人还说了,有了飞云渡的名字,江也就叫飞云江了。

    不管怎么说,飞云渡确实不一般。自古为浙闽交通要津,飞云江上最大的渡口,安全是一个大问题。元延祐六年(1319)暴风覆舟,多人溺亡。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说了,温州“五县津渡六十处,惟乐清琯头江渡、瑞安飞云渡为险”。

    从清嘉庆《瑞安县志》的飞云渡词条里可以看到,民渡——官渡——义渡,多次迭改,足见其艰:“明嘉靖间,额设官渡十只,止存其四。渡夫搁停官渡,以行私船,且揽载多人,屡有覆溺之患。”后来呢,复造官渡十只,分布两岸,加强督查,秩序好转。后来呢,岁久舟坏,经费短缺,改官渡为义渡——复改民渡——重振义渡——又恢复民渡。经管与经营一个渡口,反反复复,曲曲折折。有三个节点特别引人注意——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渡船翻沉,溺死多人。吴之翰发起组织飞云江义渡改良会,订章程,去弊端,修船只,建码头,建待渡亭,有亭联“少住为佳,看南浦云飞,西山雨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至今被誉为佳联。

    民国四年(1915),项湘藻创办的通济轮船公司购置20马力渡轮,小汽轮拖带大渡船,日渡5000余人,商旅往来称便,人力摆渡的历史翻篇了。

    日寇侵华,南北岸码道多次遭受侵略军飞机轰炸,渡运时断时续,抗战胜利后才恢复起来。

    1945年至解放前夕,渡费采用实物收费,为每人次收鸡蛋1个,一直传为趣闻。

    新社会有了新渡口,新渡口有了新气象。1965年北岸码头有了木质趸船和引桥,1978年有了400客位150马力钢质大渡轮,1979年增开夜渡客轮,1981年建了南岸候船室,1984年建了南岸混凝土双引桥式趸船码头,1985年又添两艘板车渡轮,1986年建了北岸候船室,日渡3~4万人,为瑞安港区最大客运码头。渡费为人民币3分,后来提高到8分。

    过渡票据为一根竹签,竹签代票,颇有飞云渡特色,为人津津乐道。

    车渡的历史使命

    飞云渡的再出名,在它成为车渡时。

    有了104国道公路,飞云渡成了汽车渡口。查史志,1955年日均渡汽车20辆,1957年日均渡汽车54.5辆,1982年日均渡汽车625辆,1983年日均渡汽车777辆,1987年日均渡汽车1600辆。飞云渡竭力运转,不堪重负了。

    日渡车量最高达到2543辆,而车渡仅有4艘渡轮,待渡车辆排成长达10公里的长龙,睡意朦胧的汽车司机揉揉眼睛,说了句“走遍天下路,最怕飞云渡”,一下传遍了大半个中国。飞云江上必须建大桥,瑞安县领导抓住瓯江大桥通车的机会,向来温州的省领导当面汇报,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上一个项目确实不容易,辛酸苦辣甜都有。《春风化雨30年》一书载有张桂生(原中共瑞安县委书记)的回忆文章——

    省领导问,飞云江“到底待渡时间要多久?”我说:“一般要四至六小时。”省领导说:“我要到渡口看看!”到了飞云渡口,见待渡车辆已排到隆山脚下,问排在最前面待渡的沙市老司机,老司机说已等了七个半小时。

    谢谢你啊,沙市老司机,你的一句大实话,胜过我们两办秘书写的十个请示与报告。

    终于,1985年4月26日飞云江大桥作为全省特大桥梁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1986年3月15日举行大桥开工典礼,1989年1月6日大桥通车,瑞安人敲锣打鼓大游行,步行从桥上走过。

    高楼的湖石车渡、营前车渡,岁数大的人仍然记得——

    湖石车渡,57省道线上飞云江中游的车渡,南岸湖石码头,北岸高楼码头,1984年置4车120马力趸船、机轮各1艘,单渡往返,日均渡汽车80辆,1998年3月20日飞云江高楼大桥通车后,车渡停用。

    营前车渡,56省道线上飞云江中游的车渡,南岸营前码头,北岸潘营码头,1998年置4车120马力趸船、机轮各1艘,单渡往返,日均渡汽车200辆,2005年1月1日330省道改建通车后,车渡停用。

    3个车渡,至此都完成了存在的使命,隐退在史志中。

    家门口的渡口

    与飞云渡相比,民间渡口显得平易近人。

    渡口像是晨光序曲,一早人们摆渡过江,开始一天的走亲或劳作,这儿的鸟也叫得特别早。傍晚渡口静下来,一个村也歇息了。沙洲与下林,在飞云江改道后隔江相望,赖有渡口相连,你来我村看戏,我去你村听词,依然亲密热络。那一年马屿人王瑞政摆渡过飞云江,身带五分钱盘缠,第一次出远门买眼镜,五百人的眼镜销售大军,从此始。有一次下乡调研,从荆谷乡到马屿镇,那时没有桥,领导和秘书们在沙垟渡口待渡,一阵雷阵雨突然而来,淋了个狼狈不堪。

    渡口,几乎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个难忘的故事。

    即便摆渡成为了历史,人们还会聊渡口。《瑞安市志》(2003版)载:1987年民渡渡口39处,有飞云渡、下洞—澄头、下林—沙洲、仙降—涂厂、岩头—霞岙、下村—龙坞、河头—村前、柴桥头—焦坑、马涂—马屿、七八甲—马屿、沙垟—垟头、龟岩—下林、渡头—刘宅、腾斗—南口、霞潭—龙斗、娄渡—固前、前涂—中村、小净水—牛桥、平阳坑—塘岙、塔石—一甲、滩脚—凤翔、大华—杭山、湖石上—高楼、湖石—高楼、石龙—高楼、赵山—龙头垟、地赖—文湾、官岩—旺垟、营前—潘营、小口—潘营、石溪—公路、黄岙—大垟口、深渡—金垟、岩头—金垟、东坑—石马、增垟—石马等渡口。有你家门的渡口吗?

    其中,马屿—霞岙,古名月云渡,马屿至陶山主要交通渡,渡程300米,年渡运量86.4万人,仅次于飞云渡,春节高峰期日渡5千人次,曾多次评为地市级先进航运集体。

    渡口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家住陶山街的中学教师翁镇海写了《摆渡人》,那是特别准确的描述——

    “扁平的木船,两把桨,一根竹篙,一个摆渡人,构成了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摆渡人一天一个,因木船是集体财产,地方上一百来户都得抽签轮流摆渡。大家都信守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时都会起个大早,走向江边,执着地坚守着这份特有的责任,体验着一天真正的艄公生活。”

    “夜幕降临时,劳苦了一天的摆渡人把渡船系在码头边的石头上(石上有圆孔,牢牢地安在土中),把双桨、竹篙交给下一位摆渡人手中。第二天清早,值班摆渡人解开缆绳,安上双桨,把竹篙插进船头直通涂滩的洞孔中,侯客人一来,即可起篙,打起双桨工作。”

    “暴风雨和严寒天是最辛苦的,甚至还有夜晚叫渡的,但轮值的摆渡人既然已当作是一份责任,自然无怨无悔。”

    我们走访了几个老渡工。

    76岁的宋金存,身板硬朗,二十几岁时在村渡口做了3年渡工,下洞—澄头,当年两村各有1只渡船,两村轮流摆渡,渡费每人次1角钱。渡工收了钱,按规定的金额上交大队(村),其余作为工钱。年富力强,不知辛苦。过江的人,去桐浦、陶山走亲戚,特别是清明节过去扫墓的人就多了。那时南岸的人,都是渡过江步行到桐岭翻过山,坐轮船去温州城里,也有一直走路去的,省钱。

    81岁的渡工张伦弟,说话响亮,他说二十岁就划渡船,下林—龟岩,后来沙洲也并过来。当年苦啊,赤脚下去把船推下水,冬天的手脚冻得僵直,逆流拼命划到上游沙头,再划过江到对岸龟岩,一倒一顺,一往一返,用多少力气啊。不拼命用力,过不去。有了车(动力)就省力了。

    不少渡口已经停运了。《瑞安市志》(1997—2012)载:2012年全市保留民渡渡口22处,正常使用的仅14处,除了飞云渡、北麂交通渡、北龙交通渡,还有大垟口—黄岙、石溪、小口—营前、营前—潘营、地赖、霞岙—马屿、七八甲—马屿、沙垟—垟头、龟岩—下林、仙降—涂头、下洞—澄头,有的仅有象征意义了。

    站在飞云江南岸巍巍江堤上,在老船工的指点下,只见废弃的老渡口码头已被涨起的泥沙淤积淹没,江水进退,芦苇摇曳。不远处的公路大桥连接起江南江北,人们坐车过江,导航带路,早不再摆渡过江了。老船工感叹:社会发展太快了。

    你看如今江上建了飞云江大桥、沈海高速公路桥、瑞安大桥、铁路大桥、飞云江五桥、高明大桥,还有飞云江马屿大桥、荆谷大桥、高楼大桥、寨寮溪大桥、平阳坑大桥、塔石大桥,还有绕城高速公路大桥、104国道西线飞云江大桥、龙丽温高速飞云江大桥,瑞安市域内飞云江干流上有多少桥,你数过了吗?

    (照片除署名外,其余为陈立波摄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玉海楼
渡口多少事,依然笑谈中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4 渡口多少事,依然笑谈中 2024-6-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