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玉海楼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毓蒙后人今何在
■胡晓霞
李毓蒙与汤夫人及儿女合影照(前排为李毓蒙与汤夫人,二排左起李琳娣)
温州鹿城区小南门蝉河李毓蒙故居
左二尤佳,左四李琳娣,左六王鸿棣,左七李顺海
扫一扫,看电子版

    《我心归处是东山·浙南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一书问世后,很多人向笔者打听李毓蒙先生的家庭及后人情况。为此,笔者多次联系了先生的外孙女尤佳、外孙王鸿棣,进一步了解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再结合成书过程中采访先生亲属所得的相关内容,补充、整理成此文。

    李毓蒙与四位夫人

    李毓蒙(1891—1961),瑞安市东山街道车头村人,发明了弹棉机,创办了“李毓蒙制造絮棉机器厂”“温州毓蒙铁工厂”“私立毓蒙小学”“私立毓蒙工业职业中学”等,是浙南机械工业的鼻祖、中国职业教育的拓荒者。

    李毓蒙所处的年代,一夫一妻多妾的现象普遍存在,殷实平民等群体的纳妾之风依然盛行。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李毓蒙,同样不可能独善其身,他的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女人。

    李毓蒙的元配是东山中埠吴庆涛公的女儿,卒于1920年,享年才22岁;继配是平阳城底郑树梅公的女儿,卒于1925年,享年才24岁;三配是苏州汤坤根公的女儿,即汤夫人,卒于1994年,享寿95岁;侧室是温州朱岩寿公的女儿朱秀琴,卒于2006年,享寿96岁。

    李毓蒙善待妻子家人,前两位夫人英年早逝,令他痛心不已。好在汤夫人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他们一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李毓蒙与广大普通百姓一样,也相信多子多福的说法。李毓蒙的女儿李琳娣曾深情回忆:“父亲之所以娶朱秀琴为侧室,就是希望多生几个儿子。在父亲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检查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有一次,他沉重地对我说:‘以前不懂得,现在才知道,生男孩或女孩,其实是都一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毓蒙的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了。

    李毓蒙的八个儿女

    虽然李毓蒙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发明创造,但他对子女的影响也同样深刻而远大。

    李毓蒙的长子李安邦,原先在父亲学徒办的厂里工作,厂址在上海。聪明好学的李安邦在厂里参与了砻谷机的制造,很快掌握了金钢砂砂盘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后来应父亲另一个学徒的聘请,李安邦来到武汉工作。他的到来,充实了技术力量,他是该厂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砻谷机制造方法的人,他还无私地帮助湖北农机厂成功制造出了砻谷机。

    后来,吉林省长春第一汽车厂到武汉招聘技工,李安邦和毓蒙厂的两个员工同时被聘请。之后湖北省丹江口水力发电站基建之需,在全国招聘技工,李安邦又一次被聘请。当时,该基建工程属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苏联专家都来帮助建站。李安邦是这里的机械技术骨干,工作出色,评到了八级工,达到了技工的最高级别。为褒奖李安邦的突出贡献,厂方在给予八级工待遇的基础上,再给他加了一级工资。后来电站建成,李安邦在这里干到退休,定居丹江口市,现年已94岁高龄。

    李毓蒙的次子李安国,大学读的是军校,他凭着自身的精明强干,从原来的西安建筑公司转到了东北建筑工程兵部队。该部队位于远离城市的山区,属国家保密单位。李安国吃苦耐劳,认真勤奋,是三线某军工厂的基建负责人。后来,李安国被调到了南京炮兵干部休养所,仍然负责基建工作。干休所的楼房,从原来孤零零的两三幢,到建成蔚为壮观的几十幢,见证了李安国高品质的工作成效。李安国在干休所以正师级文职退休,2018年离世,享年75岁。

    李毓蒙的三子李安西,从小心灵手巧,读小学时曾参加航模制作比赛,获温州市一等奖,被推选参加全省比赛,但因父亲“资本家”的身份问题,政审不过关,参赛资格被取消。长大后,他在温州新华造船厂工作。在轮船上写字,是他的专项。他无需用尺子等任何工具,在大小、新旧不一的各式轮船上,徒手写出一手漂亮又大气的字。他的这项工作无人能替代,以致退休后厂里依旧请他给轮船写字。业余时间,他还喜欢画画,做各种小工艺品,一如他的父亲,动手能力特别强。李安西今年79岁,居住在温州小南门。

    李毓蒙有五个女儿,长女李爱英,在家里昵称阿引,寓意“引出个男孩子”。她继承父业,一生勤恳,先后在上海老北门、温州弹棉机厂做工。2021年,她以101岁的高寿,在温州离世;次女李阿娥,16岁时因肺病在上海去世;三女李大美,2022年在温州去世,享年90岁;四女李琳娣,今年88岁,身体康健,现居温州市鹿城区;五女李小美,现年87岁,也居住在温州市区。遗憾的是笔者去温州采访时没能碰到她。

    2023年10月3日上午,笔者来到温州车站大道附近,拜访了当年87岁的先生四女李琳娣。她是一位中共党员,巾帼不让须眉。1936年农历五月出生于上海,童年在江苏常熟外婆家度过,至1950年回到温州读中学。李琳娣由长兄资助,在温州第一中学读完高中,1956年报考了免收学费、由国家供给生活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即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年即属本科院校)。

    李琳娣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驻北京774厂军代表室,后调至驻上海无线电三厂军代表室。1966年转业回温州工作,先后就职于温州市中心化验室、温州晶体管厂、温州电子技术研究所,一直从事技术工作,获评工程师职称,1990年退休。为纪念父亲,她和父亲的学徒黄省初合作撰稿,并特约夏海豹担任主编,对初稿进行增删整理,最后编撰成《浙南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传》一书,这本书为此次再书李毓蒙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

    孙孙辈辈人才辈出

    家风代代传,受家风熏染,李毓蒙家族代有才人出,后浪推前浪。

    先生长子李安邦的二儿子李志强,大学本科学历,技术职称机械技师,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央企)下属长江三峡实业有限公司退休。在职期间,任部门负责人,开发并组织生产发电机空气及油冷却器,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扶贫优秀个人、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先生次子李安国的大儿子李晋,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销售中心主任,同时也是高级经济师。李晋的女儿李蔚宁,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就读。英国伦敦大学是一所誉满全球的顶尖名校,而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则是伦敦大学学院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也是世界公认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被誉为世界建筑学院的最高学府之一,位居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建筑领域世界第一。

    2023年10月3日下午,笔者拜访了现居温州小南门的先生三子李安西。采访中得知,李安西二女儿的儿子尤书剑,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现在美国纽约Grimshaw  architects(格雷母肖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李安西的小外孙王泓哲,温州中学2021级学生,写有一篇八九千字的文章:《“温州瓦特”的实业兴邦路——外曾祖父与民族工业的不解之缘》,该文章被编入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时代与见证——温州中学新学人的历史书写》一书,并在2022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先生长女李爱英的女儿王炳娟,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王炳娟的丈夫张震夏,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仪器研究所所长,三峡工程安全监测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炳娟和张震夏的小女儿张建敏,是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麻醉科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副组长,多次受邀来温州作学术交流报告。

    李爱英的孙子王晓忠,毕业于浙工大建筑系,拥有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五个建工类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执照证书。2019年,他与瑞安人张天乐等创办浙江嘉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并营业至今。王晓忠的儿子王子睿,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硕博连读,是化学系博士生。

    先生四女李琳娣的大儿子尤俊,现在在温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工作。李琳娣的二儿子尤杰,自创公司,高级工程师。尤杰儿子尤戌尘,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目前在美国工作。李琳娣的女儿尤佳,温州大学退休,电子专业副教授。尤佳儿子徐胜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博士在读。

    先生侄孙李顺海,继承李毓蒙遗志,于1982年创建瑞安市毓蒙弹棉机械厂。1986年,他给木架三桶脚踏弹棉机作了较大改进,并于1991年注册了“毓蒙”牌商标。这些年来,李顺海和他的两个儿子,一直在尽力维持这项非遗技艺,他们作为李毓蒙的第三、四代传承人,以上门修理、改造的形式,继续弹棉机制造业务,同时承担各地博物馆中弹棉机展品的维修工作。2020年12月,李顺海获评“麒麟牌弹棉机制作技艺瑞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我心归处是东山》一书书名题写者李砚,是先生的侄孙女。李砚的父亲李凯,是瑞安原机床厂技术副厂长,他传承三伯父李毓蒙的衣钵,拥有“多用活动清洁刷”“胶囊充填机的药粉充填机构”“胶囊充填机的微调支架机构”“胶囊充填机的分度转盘装置”等多项发明专利,一直以实业报国。李砚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现为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教务长、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主席等。

    此外,李毓蒙的后人们,还有好多是办公司、办企业、经商的,他们或是能工巧匠,或有着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他们将先辈李毓蒙作为人生的榜样,亲身践行着“毓蒙精神”。从“勇于实践”到“心怀大爱”,从“艰苦奋斗”到“求真务实”,这些品质,都留存在李毓蒙后人们的血脉之中,成为这个大家庭永不消散的灵魂。这种优良品质,一直深深地震撼、感动着瑞安人民,也一直让瑞安人民引以为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玉海楼
夏至“陀烂” 杨梅“当饭”
李毓蒙后人今何在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4 李毓蒙后人今何在 ■胡晓霞 2024-6-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