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财富榜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摘季遇连续阴雨,我市杨梅保险理赔启动
首期理赔额预计达323万元
给杨梅拍照定损
保险公司给梅农理赔

    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 徐心星)6月本该是杨梅丰收期,然而采摘期遇到连续数天的阴雨天气,让“娇贵”的杨梅折损严重,直接影响我市梅农的收益。就在梅农忧心不已的时候,他们收到了这样一笔钱……截至6月25日,“杨梅保险”首期理赔额结算出炉,根据保险有关规定计算,首期理赔额预计达323万元。

    近日,记者跟随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工作人员“送钱”到户,弥补梅农的部分经济损失。据统计,全市共有69户梅农总计9279.25亩杨梅,参与了杨梅综合保险,这些梅农均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采摘期撞上连续强降雨

    瑞安梅农损失严重

    “今年前段时间雨水多,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只收了三成杨梅,总共就卖了3万多元。”曹村镇丁凤村的梅农龚德清种了78亩杨梅,其中40亩东魁杨梅,在采摘期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正常收入有二十万元左右,然而今年杨梅采摘期遇上连续阴雨天,让龚德清的杨梅收成大打折扣。幸运的是,从2017年开始,龚德清每年参加杨梅保险,今年的杨梅折损让他获得了39136元的理赔额。

    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杨梅种植大户集中地高楼镇的梅农今年损失不小。浙江山江美杨梅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端智在高楼富裕村(原孙山村)承包了121亩杨梅园,这几天趁着没有下雨的间隙,他抓紧抢收露天东魁杨梅。

    “今年杨梅总体收成损失了二三十万元,黑炭梅和第一阶段的东魁只有保险理赔了4万元,如果一直这样亏下去,恐怕明年连肥料都买不起了。”何端智说,他的杨梅园种植黑炭梅和东魁杨梅两个品种,均有60亩,黑炭梅几乎颗粒无收,东魁杨梅还在采摘,如果继续下雨,东魁杨梅赔偿金额还会增加。“每亩平均赔了350元左右,这笔保险金降低了我们的损失。”

    温州市仙果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朝种在高楼镇营东村有500多亩果园,园内有桃树、梨树、嘉宝果等,其中杨梅有200多亩,黑炭和东魁各100亩。去年,他的杨梅园收入有七八十万元,今年收入不到10万元,可谓是断崖式下降。

    “受雨天影响,今年杨梅的品质也不好,口感、外观都不理想,价格也卖不上去。”林朝种说,今年的极端天气多,他的果园不仅杨梅受影响,其他水果比如枇杷、桃子收成都不好。

    进入杨梅采摘期以来,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工作人员下乡入村,奔走山间地头,与梅农一同查看杨梅受灾情况。当天人保工作人员对林朝种的杨梅园进行了拍照和定损,预计林朝种的杨梅理赔额可达76560元。

    杨梅综合险首期理赔启动

    每亩最高可赔676元

    据了解,我市现有杨梅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量约1.8万吨,产值2.12亿元,主要品种有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和丁岙杨梅,是我市种植的第一大水果。

    2017年开始,为了助力梅农抵御自然风险,降低梅农损失,瑞安市开展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试点,2020年对保险方案进行了优化,从2023年起,再次升级推出了杨梅综合保险试点工作。即在原来只针对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升级为杨梅综合保险,意味着杨梅保险的时间、范围扩大了,保险时间为全年,保险范围将杨梅树的损失也纳入其中。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火灾、暴雨、台风、龙卷风、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被保险杨梅树的流失、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或者死亡,农户也能得到一定的赔偿。

    “每亩保费160元,政府补贴70%、自负30%,一亩地每年保险费我出48元,无论如何我都不亏。天气好我就收成好,像今年天气不好,保险能帮我减少一些损失。”龚德清说,他从2017年开始就参保,一年保险费用3744元,近三年来,有两年获得了杨梅理赔额。

    据了解,目前主承保的人保瑞安支公司已经全面启动理赔工作,按照理赔标准,杨梅采摘期各个乡镇气象站观测数据不同,理赔也不一样。曹村镇杨梅:6月5日至20日档,每亩赔偿672元;6月15日至30日档,每亩赔偿340元。高楼镇杨梅:6月5日至20日档,每亩赔偿356元;6月15日至30日档,每亩赔偿340元。马屿镇杨梅:6月5日至20日档,每亩赔偿364元;6月15日至30日档,每亩赔偿340元。截至6月25日,全市预计共需支付杨梅保险理赔款323万元。

    人保瑞安支公司农业农村保险部、乡村振兴保险部副经理蔡振亚介绍,按照约定的气象站监测数据,参保地区日降水量1小时达到16毫米或者12个小时达到30毫米,亦或是24小时达到50毫米,就算达到暴雨理赔条件,杨梅种植户就可获得保险理赔,一亩赔偿标准为60元。如出现连续2天以上每天降水量超过5毫米,评定为连续阴雨天气,根据降水天数进行赔偿。

    “到7月10日,今年杨梅理赔总额才能出结果,如果近期还是连续阴雨天,东魁和高海拔杨梅的赔额还会增加。”蔡振亚说。

    政府力推农产品保险

    助力保护地方特色产业

    除了梅农参加杨梅综合保险,减少不利天气给杨梅种植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瑞安其他农户而言,农业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减轻农户损失、促进农业恢复再生产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定器”作用。人保瑞安支公司副总经理吴国政介绍,目前我市多数涉农保险产品,政府均给予农户一定比例的财政保费补贴,让广大农业生产工作者“保得起”“保得好”,充分体现了农业保险“小投入 大保障”支农惠农效果,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影响,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所承办的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花椰菜价格保险等地方特色险种也都产生了理赔,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部分损失,有效为当地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吴国政说。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有水稻、油菜、小麦、大麦、玉米、生猪、能繁母猪、奶牛、鸡、设施农业大棚、大棚西瓜、大棚蔬菜、葡萄等14个中央和省定险种,以及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甘蔗种植保险、杨梅综合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花椰菜和西红柿价格指数等7个地方特色险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获点赞
首期理赔额预计达323万元
“蜂巢地标—空中智媒”项目
获“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温州市选拔赛一等奖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4 首期理赔额预计达323万元 2024-7-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