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戌慧
夜幕降临,灯光璀璨。有别于一般乡村夜晚的宁静,近几日,马屿镇协山村越晚越精彩,越夜越美丽。
50多个市集摊位、50多个流动摊位,协山农家大院、叁炉火锅烧烤等烟火气袅袅,日均营业额近20万元、日均人流量超2万人次……6月29日至7月3日,“‘协’你同行 ‘童’趣协山”2024马屿镇协山村第一届乡村艺术季举行,结合诗画田园,全方位展示和引入“吃住行游玩购”,为未来乡村理念提前谋划布局,因地制宜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节庆体验,用乡村旅游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在这个夏天为市民奉上一场富有创意和特色的盛会。
网红助阵,节目丰富 村里过“节”满满“仪式感”
6月29日是2024马屿镇协山村第一届乡村艺术季启动首日,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舞蹈、乐队表演、DJ表演等精彩节目不断、高潮迭起,氛围热烈。
18时许,在万众期待下,马屿镇网红“小英夫妇”带着儿女登上主舞台,和着《幺妹》的节拍,欢快地跳起了曳步舞。台下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欢声笑语,掌声阵阵。
“观众朋友们,精彩不停,请把我们的目光转向湖中央。”在主持人的介绍下,伴着动感的音乐,身穿马面裙的网红“诗晨水上飞人”脚踩水柱、一飞冲天。上一秒,猛地扎入水里;下一秒,破浪而出,直向云霄。忽地,一个360度螺旋上升,湖面上白浪翻飞。“水上飞人”表演酷炫至极,现场观众看得心跳加速,尖叫连连,一片沸腾。“之前只在视频里看到过,没想到今天能现场观看。”今年11岁的夏邵康告诉记者,当天他跟着家长来协山村参加表演,结束后不仅逛了市集,还第一次现场观看了“水上飞人”,觉得很震撼。
除了网红助阵外,协山村还精心准备了多元交织、精彩纷呈的节目,“仪式感”满满,让游客们直呼过瘾。丰垟湖上推出了非遗“打铁花”民俗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壮观震撼的视觉盛宴,既刺激又浪漫;月亮湾地标下,舞蹈演员翩翩起舞,舞姿飘逸灵动,惊艳全场;“飞龙”和“凤凰”共同翱翔,“龙飞凤舞飞行秀”表演在协山村夜空震撼上演……
当晚,现场群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美妙瞬间。“非常精彩,手机一直也没放下过!”来自瑞安市区的游客董京连连赞叹,“这趟‘村游’惊喜多多,这里会是我以后还想来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6月29日至7月3日,协山村持续5天的乡村艺术季活动融入音乐、美食、游乐、非遗等要素,解锁乡村旅游新玩法,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让乡村旅游“出圈”又“出彩”,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还加深了他们对乡村风土人情的理解和体验。
市集“圈”住人气 新业态带动未来乡村旅游发展
丰垟湖上,湖心亭、曲折廊道静立水中央,岸边垂柳依依;共富市集上游人如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网红呐喊泉成了“解压神器”,游客纷纷前来体验……5天时间里,协山村围绕“创意下乡”,让丰垟湖的美景山湖充分引入业态这一概念,推出摩托艇、水上飞人等多样活动,吸引游客打卡游玩。后备箱集市、乡村振兴摊位、街头小吃市集……商品五花八门,彩灯五颜六色,汇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市区开高速很快就能到这里,很适合带娃来玩。”游客项女士说,如果想逃离城市,亲近乡村,协山村是一个绝佳目的地,尤其是这几日的市集、表演等把休闲氛围感拉满。
记者看到,协山村本地村民在市集卖农产品的也不少,番薯糍粑、菜籽油等令人目不暇接。“手工制作的红薯糍粑,新鲜出炉喽!”村民黄崇周刚掀开蒸笼盖子,就有不少游客循着红薯的香味围了过来。“这是我们协山村的特产,红薯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味道好极了。”黄崇周一边打包一边说。
这场乡村艺术季不仅为协山村的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让该村村集体经济搭上了“顺风车”。“我们沿着丰垟湖开办市集,成功出租50余个摊位,收取每个摊位营业额的7.5%为摊位费,5天可为村集体增收约2万元。”协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益科告诉记者。
据悉,协山村地理位置优越,龙丽温高速绕村而建。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党建赋能,在乡村振兴中精准发力,实现从“农村里”到“幸福里”的精彩蝶变,创成温州首批“共享社·幸福里”引领型(五星级)样板,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并以此为契机,由村集体和乡贤共同出资成立丰垟农旅公司,打造水上餐厅、农家大院等餐厅。未来该村还将立足实际,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丰垟湖低碳夜光经济、精品示范生态菜园、凤凰山林下经济等美丽乡村项目,实现全域美丽向美丽经济的转变,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用文化‘点亮’乡村,让协山村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吸引农创客入驻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黄益科说,此次活动不仅让游客深入协山,体验到不一样的乡村“文化味”,也充分展现了协山村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为协山的乡村旅游注入了更多生动色彩。
接下来,协山村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等方面建设水平,多元化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由“共享”实现“共赢”,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集音乐文化、红色研学、庭院美食、农旅产品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