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自祥)7月6日上午,瑞安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稻蟹种养一体化”试验田开始插秧工作。
当天7时,10多名工人正在“稻蟹种养一体化”试验田里插秧,远远望去,一排排秧苗随风摇曳,洋溢着勃勃生机。
据了解,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位于瑞安市丁山产业园一号农业地块。自2019年起,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合作,在这里引种千亩“海水稻”,成为全国第6个“海水稻”基地。去年,该基地与宁波大学合作,试点“稻蟹种养一体化”新模式。据该基地负责人陈秀炜介绍,去年稻蟹收获之后,他就在原先的20亩试验田里投放了一批虾苗,尝试“稻虾轮作”。同时,新增20亩“稻蟹种养一体化”试验田,在其中尝试使用新的抗盐碱水稻品种和新的肥料。
陈秀炜介绍,在盐碱地里使用多菌种生物菌肥的尝试在业内还是首次,理论上这种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减少污染、改善水稻品质。接下来,他还要在原来的试点田里种20亩同样品种的抗盐碱水稻进行对比,看看生物菌肥的实际效果如何。此外,今年陈秀炜团队还更新了种养技术,通过增加增氧泵、提高沟渠深度等方式,为青蟹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以进一步提高青蟹品质。
据悉,今年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一共有80亩单季稻试验田,这几天将全部完成插秧作业,而该基地内双季稻的早稻收割和晚稻播种,预计将于本月20日之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