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文旅部等七部门公布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认定名单,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法万名列其中。
平阳坑镇东源村是“木活字印刷之乡”,王氏家族在这里做了近800年的宗谱,今年52岁的王法万是第24代传人,他4岁就跟随父亲走遍浙南各地,18岁正式学艺,到现在已经跟木活字打了40多年的交道。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王法万意识到要想把木活字技艺传承下去,不能单单只用于制作家谱。
2016年,王法万申办工作室进行大胆创新,推出各种跟木活字相关的文创产品。一些前辈、亲友劝告他,阻止王法万搞木活字相关的文创产品,说这些产品没市场。王法万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摸索,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王法万团队先后推出单个的姓氏小木块、挂着活字寓意美好的中国结、写着诗词的挂画等各种跟木活字相关的文创产品。王法万还是最早将这门“技艺”挂在网上售卖的人,“东源王氏木活字”已经是开办12年的淘宝老店了,里面售卖66种跟木活字相关的产品。
之后王法万又开发了木活字联名款,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非遗文化若要传承下来甚至发扬光大,那么研发的产品就不能单单局限于木活字。于是他就尝试着跟别的企业产品合作,通过强强联手,获得更好的知名度,达到更好的传播。跟护肤品“稀物集”合作,给瑞安本土黄酒“蜜沉沉”设计木活字包装,给万科打造木活字形象墙……凡是跟木活字相关的市场,王法万都积极接触,想要从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木活字技艺传承发展的新路子。
王法万告诉记者,现在用到活字的产品已经很少了,如果想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那你就必须得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作支撑,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发扬光大。他总结了一句话:要让大家知道,我们活字印刷在“活态”传承。
2023年,王法万带着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登上了杭州亚运会的展馆,让木活字再一次“出圈”。王法万还致力于设立东源木活字研究院,在全国高校内招募文化传播大使,设置木活字研学课程,让木活字坚定地“活下去”。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王法万已在国内设置21家活字印刷全国连锁研学体验馆。接下来王法万计划启动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百校行公益计划,努力在3到5年之内在国内联系100家小学或中学,把木活字的全套流程浓缩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小件套,并给每个学校送10套迷你木活字印刷工具,方便孩子们上手体验,王法万团队到各校至少上一堂木活字非遗文化课。
同时,王法万还准备打造网络版谱牒平台,让更多的人拥有自己的“云家谱”;计划雕刻19485个单字,将其做成最全的网络版木活字字体库,让更多设计师和木活字爱好者用上木活字印刷字体。“我一直在追寻传承和创新之间的连接点,尽可能让木活字更多出圈。”王法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