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关一舟)“5分钟”会议、“5分钟”消防课、“5分钟”逃生演练、“5分钟”救援圈、“5分钟”定时广播……近段时间以来,为最大限度地将消防安全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有效预防“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市消防救援大队积极营造“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浓厚氛围,创新建立“5分钟消防圈”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辖区消防安全环境。
近期,云周街道组织辖区企业开展微型消防站消防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检验各企业单位消防灭火技能,从而提高辖区火灾防控水平。开展比武竞赛是我市组建区域内“5分钟”救援圈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竞赛,提高微型消防站人员的战斗力和区域协作能力,基本建成3分钟到场,5分钟对火灾进行初期处理的“安全圈”。此外,在火灾防控方面,我市不断巩固基层救援力量,全市所有专职消防队伍、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管理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实现消防力量“无盲点、全覆盖”;我市还深化联勤联动,大队以洒水车、环卫车为载体打造“移动微型消防站”,全力推进“消防+环卫”联勤联动新模式,充分发挥环卫作业车辆流动性强、作业面广的特点,发现火情,随时处置。
近段时间,我市各乡镇(街道)纷纷开展“5分钟”消防专题会议,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业务技能和居民的消防意识。据悉,“5分钟”消防专题会议已普及至我市各行业、各单位的内部会议中,实现消防工作及时分析、快速部署、高效落实。“5分钟”逃生演练的效果也很明显,宣传人员结合“5分钟”消防课的内容,指导各单位各行业有序开展逃生疏散演练。
精准宣教是“5分钟消防圈”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日,塘下镇发动各社区(村居)借助文化礼堂,开展了11场次的“夏季消防电影季”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电影前的5分钟消防知识短片,提高辖区群众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度和知晓度。
市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要让消防宣传沾上“乡土味”。建立“5分钟”定时广播制度,利用固定广播设施、社区(村)宣传栏、文化橱窗以及大型室外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春季消防安全重点知识,大力宣传普及“三清三关”、电动车火灾预防等消防安全常识。要给消防宣传加点“严肃味”。针对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动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隐患等问题,每周进行隐患曝光,借力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推动隐患整改。要让消防宣传饱含“人情味”。组织宣传培训人员开展“5分钟”消防课,面对面指导从业人员开展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排查,手把手传授消防器材使用、逃生技能、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