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峥 蔡自祥 实习生 金诗茹
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始终是工业经济稳中求进的“源头活水”,也是企业赶超发展的突破口,我市不少企业在这条路上积极前行,不断投入技改资金,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让企业搭上智能化转型的“快车道”,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浙江龙纪股份有限公司的铝件焊接车间,20多个独立机械手生产隔间内,一只只机械手臂正在进行汽车前盖支撑架的铝制部件焊接作业。这一景象,正是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缩影。据车间负责人介绍,以往这些岗位需要焊接专技工人,不仅培训成本高昂,而且人工焊接的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如今,随着机械手焊接、切割设备的引入,车间不仅减少了对技工的依赖和需求,产能还大幅提升。
“原先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需要一个专业的技工来操作,现在引进这种设备之后,只需要普工就能操作,并且很快就能上手,一个工人,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设备,效率提高了三四倍。”浙江龙纪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科科长甘致金说。他告诉记者,焊接车间减少了一半的工人,更加便于管理。不仅如此,机械手不会疲惫,每天的产量非常稳定,甚至可以精确到件,也为今后智慧工厂的改造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企业里转了一圈,发现这样的高科技设备在厂区内比比皆是。“人工只要辅助一下,它就可以拉铆,而且做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很高,原先我们手动拉铆的时候合格率很低,容易把钉子拉歪,会把产品做坏,现在合格率达到99%以上。”甘致金指着眼前的半自动拉铆机告诉记者,这批设备是他们今年刚通过“以旧换新”更新的技改设备,不仅极大减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产品合格率也从原先的百分之七八十提高到现在的近百分之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新增机械手焊接设备外,浙江龙纪今年还引进了FDS装备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已投入了1.7亿元的技改资金,预计今年还会有5000多万元的技改资金投入。现在国家也大力推动工业领域的‘以旧换新’,政府也出了很多的政策红利,让我们有更大技改决心和信心。”浙江龙纪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林文涛说。
据了解,浙江龙纪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现代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型企业,产品主要涵盖行李架、防撞梁、门槛梁、车门铰链、电动踏板等六大系列。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不断智能化改造,实现产能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预计今年年产值有望突破8亿元大关。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为了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补助扶持措施,为企业扩大投资赋能。“对企业实际投资额按照比例进行补贴,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我们开始补贴。投资额100万至1000万元的补8个点,投资额1000万至5000万元的补12个点,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补16个点,此外,领军型和高成长型企业,再增加2个点的补贴。”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民促科科长冯玉胜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已经有一百多家企业投身到“以旧换新”的技改中去,涉及投资额达8亿多元,目前已经完成技改并申报的企业有60多家,还有60多家企业正在技术改造中。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技改投资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提级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