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瑞深读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侨为“桥” 为侨搭“桥”
16万华侨能否撑起瑞安外贸一方晴空
■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金建洪 实习生 薛钰淇/文 记者 王鹏洲/图
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
侨贸小镇
建设中的“义新欧”班列瑞安货运堆场
“义新欧”中欧班列温州号承运商孙晓光和蔡建林

    四五十年前,瑞安人凭“四千精神”,走出去闯天下。如今,全市约有16万瑞籍华侨,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在海外建立了良好的商业网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国内国际释放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7月31日,由中国侨联、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侨商投资(浙江)大会在杭州召开,提出要发挥侨的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侨界新风采。

    瑞安是全国重点侨乡,也是制造业强市,更多瑞安制造正在布局“出海”。如何盘活侨资源,助推瑞安外贸打开一方晴空,走出一条更大气魄、更宽视野的高水平开放之路?记者进行了调查。

    侨资源规模几何?

    16万华侨华人闯荡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赴曹村研学、练毛笔字、做月饼……7月11日,2024年瑞安市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开营,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全球10多个国家的80位海外侨童,从世界各地回到家乡瑞安,开启这场夏日旅程。

    跨越山海来到瑞安,过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暑期,这里的一切,对这80位海外侨童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到来?“瑞安是妈妈的家乡,中国是我的根,瑞安是我在中国的家。”来自加拿大的张润润道出了原因,这是他第四次来瑞安了。

    正如张润润所言,他们来瑞是因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瑞安是全国重点侨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拥有海外华侨华人16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内归侨侨眷近12万人。

    这16万华侨华人犹如地瓜藤蔓,连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也正如这群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父辈,不断把养分“吸收”回来,带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反哺瑞安根脉。

    说到华侨反哺家乡,就不得不提侨贸小镇。跨境电商园、侨贸国际鞋城、侨贸中心……驱车驶入侨贸小镇,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其中侨贸中心是瑞安首座5A甲级写字楼,是小镇内“高颜值”的新地标,尤为醒目。

    背靠小镇的资源优势,借力侨胞的智力和财力。目前,作为全省唯一以“侨”命名的特色小镇,侨贸小镇打造侨贸电商集聚中心、侨贸电商服务中心、侨贸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和国际市场网货供应基地等“三中心一基地”,大力引进入驻侨资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累计总投资超70亿元,实现“地瓜藤蔓”遍全球,“地瓜果成”在瑞安。

    侨资源作用几何?

    瑞安外贸起于华侨贸易,借力使力大有可为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观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自2012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外贸出口规模一直稳居温州各县(市、区)前3位,2023年出口总值374.7亿元,仅次于龙湾、鹿城;2023年瑞安外贸对GDP的贡献率为26.4%,高于温州市外贸对GDP的贡献率5.1个百分点。

    瑞安自古商贸发达,外贸底蕴深厚。根据《瑞安市志》记载,唐宋以迄晚清,瑞安港常接待日本、高丽等地的船只进港避风和商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瑞安更是引领“走出去”之先,勇闯天下。

    “瑞安外贸起步于华侨。”市商务局业务负责人介绍,早年,瑞安华侨赴海外闯荡,其间会带一些货物用于日常生活,再后来发现其中商机,做起了贸易。“人出去,再货出去,再是卖中国制造包括了瑞安制造,最后是买全球、卖全球。”

    如今,瑞安海外华侨华人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瑞安籍侨胞参加的海外侨团达200余个,以瑞安冠名的海外瑞安同乡会、商会、联谊会有17个,瑞安籍侨胞在各类海外侨团中担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上职位的侨领有2100多人。

    走进位于经济开发区的温州市弘洲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公室,外贸业务员正在回复海外客户邮件。弘洲进出口由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虞安林始创于1997年,是我市最早一批进出口贸易公司,积极助力鞋类等瑞安制造“出海”,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等国。

    还有不少海外华侨结合实际,采取了跨国连锁加工模式,即将半成品出口到国外的“加工在外”模式。“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变成‘Made in Russia’(俄罗斯制造)。”俄罗斯鑫尔泰集团CEO、瑞安市政协委员蔡一航说,“简单来说,在国内做好成品运到俄罗斯销售,是论件数收关税;把半成品运到俄罗斯,则是论重量收关税,能节省不少成本。”

    瑞安华侨对海外的环境、市场有着天然的熟悉度。“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推销员,所有华侨都是瑞安的推销员,他们更懂当地市场、游戏规则。”蔡一航说。

    “瑞安外贸的基础起点是华侨贸易,侨商在境外建立的营销网络至今仍是瑞安出口独特的路径模式,也是今后外贸可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市商务局业务负责人说。

    侨商关注什么?

    政策创优、信息通畅有待提升

    瑞安华侨有着赤忱的爱乡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瑞安“出海抢单”“拼经济”的重要资源。如何盘活侨资源并精准赋能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市着力破解的重点和难点。

    走进位于侨贸小镇的蓝睛灵眼镜电商城,年轻人敲击着键盘,熟练地用英语与客户交流,让一件件货物搭上通往国外的货车……“我们配备标准全智能化5A办公系统,辅以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高端办公服务。”侨贸小镇负责人介绍。

    作为我市外贸发展的主引擎、动力源,侨贸小镇是我市目前唯一的外贸集聚发展平台载体,现已完成创建,打响了知名度。而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到建设、运营“软硬兼施”,依然十分关键。目前,侨贸小镇入驻企业256家,规上(限上)14家,不少侨企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侨贸小镇。

    侨元素不多还体现在全市面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侨资企业有78家,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5497万美元,低于十年前的6000万美元;合同外资金额9707万美元,总额和增速均仅高于瓯海。

    对于很多华侨来说,家乡是离开多年仍魂牵梦绕的地方,但回来需要考量的地方也不少。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报告《盘活侨资源 促进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分析指出,政策创优还有不足。我市针对外贸推出的奖补政策均是普惠性政策,受限于客观因素,较宁波、义乌等地难有优势,对侨企侨资落地缺乏吸引力。

    此外,杭州海关、温州海关、温州海关驻瑞鳌办事处、瑞安市商务局联合调研组报告《关于促进瑞安外贸出口可持续增长的调研报告》指出,随着2017年侨贸回归政策终止,瑞安产业政策体系中尚缺少侨贸小镇里有关侨贸回归的具体内容。

    信息畅通是另一个提及的高频词。瑞安市机关第二幼儿园负责人、温州留联会副会长金翔晴表示,平时接触到不少海外新生代,他们是愿意回乡投资建设的,但普遍反映回归难、融入难,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信息不畅通、项目投资缺服务等。

    如何进一步盘活?

    政府搭台让侨资侨力唱好戏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侨贸小镇江南物流园区一期货运中心的“义新欧”班列瑞安货运堆场,该处占地面积32亩,正在加快内部装修。

    2021年11月9日,中欧(义新欧)班列温州号特色专列从温州始发,自此改变了以往温州出口货物需在金华南站拼箱的“小车转大车”模式,有效缓解温州外贸企业出口难点。2022年,谋划“义新欧”班列货运堆场落地瑞安的消息传来。2023年7月,“义新欧”班列瑞安货运堆场签约落地。

    这背后有瑞安侨领的助力。“年底,我们就有自己‘家门口’的通道了,并以此为契机引入海关监管场所入驻,推动‘先查验后装运’试点落地,提高货物通关效率。”蔡一航说,其父蔡建林促成中欧(义新欧)班列温州号特色专列,建设运营“义新欧”班列瑞安货运堆场。该货运堆场可同时堆放600至700个国际集装箱货物。

    据了解,自2021年义新欧班列“温州号”特色专列启程,货物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原来海运可能需要60天,通过新途径,整体货运时间可缩短至18天。而瑞安货运堆场投用后,瑞企将实现就近发货,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货物运输效率。

    物流是贸易的血管,物流“四通八达”才有外贸的“身强体健”,我市以通畅的物流架好连接华侨和瑞企的内外通道。这是政府搭台、侨资侨力唱戏,助力瑞安外贸产业驶上“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如何进一步盘活侨资源,撑起瑞安外贸一方晴空?6月11日,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市委书记李坚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共话“盘活侨资源 促进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

    平台是外贸发展主阵地,交通物流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政协委员、市税务局第二税务所副所长项小海建议,要合理规划小镇的空间布局,打造优质物流园区,做好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积极谋划温福高铁,力争温武吉铁路西引,争取“义新欧”特色班列专线延伸至瑞安,做大做强义新欧场站。

    此外,我市正在积极申请设立海关监管场所,大力推进无水港建设,实现本地通关便利化,不断提升在瑞出口便利度;谋划召开“双招双引”海外专场推介会。

    信息通畅也是许多侨商关注的关键点。“进一步优化政策解读、信息传递机制,让海外新生代知道‘瑞安招商’缺什么、‘政策信息’在哪里。”金翔晴建议,要建立华侨政策信息共享的机制和平台,搭建海外瑞籍侨商回乡创业创新交流平台,建立侨商投资顾问团,负责海外优质项目对接和全流程跟踪服务。

    在平台建设方面,青田打造侨乡进口商品城,成为汇聚70多个国家10万多种进口商品的“世界超市”,吸引300家各类侨资企业从海外归来入驻;宁波从物流体系、交通设施等方面入手,不断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物流业高效发展,并建立高效、协同的口岸监管体系,让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口岸经济服务职能不断扩展。

    在政策支撑方面,义乌鼓励侨商建设进口商品专业营销平台,给予平台主办方当年实际投资额相应补助;鼓励支持侨界采购商做大做强出口贸易,推荐侨界采购商参加金牌采购商和银牌采购商评选;鼓励海外侨团组织在义乌设立侨商服务处,给予拎包入驻办公场地保障及租金免租优惠。

    这些经验做法或许可以为我市进一步盘活侨资,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让更多瑞安制造“扬帆出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直击焦点
   第00004版:瑞深读
16万华侨能否撑起瑞安外贸一方晴空
瑞安日报 瑞深读 00004 16万华侨能否撑起瑞安外贸一方晴空 ■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金建洪 实习生 薛钰淇/文 记者 王鹏洲/图 2024-8-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