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老城区,有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这里都会免费供应爱心早餐,2个面包1碗粥,每次送出200份,从2023年3月至今,已经送出9600个面包4800碗粥,而这个活动的践行者是一群残疾人。这两天,瑞安的这条新闻冲上热搜并上了省正能量Top榜前10。
人们之所以被这条新闻感动,是因为残疾人本来应当是人们帮扶的对象,在比正常人更艰难谋生的前提下,他们却向社会伸出了大爱之手,不仅为他人带来福祉,还积极促进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网友“三餐先生”说:“这才是真正的‘面包会有的,粥也会有的!’”也有网友说:“希望他们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做公益与贫富无关,与善良有关,与胸怀大爱有关。在温州,从2002年开始,就有人以“兰小草”的名义捐助善款。此后连续14年,每年11月中下旬,“兰小草”都会雷打不动地送来2万元善款。如果不是因病离世,人们不会知道,“兰小草”竟是温州洞头乡村医生王珏,他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清贫的农民家庭,常年在交通闭塞、医生紧缺的海岛当乡村医生,但仍不忘扶危济困;在宁波,从1999年至今,神秘人“顺其自然”的捐赠,每年冬季都如约而至,25年来捐款总数达到1577万元;在瑞安桂峰,80岁老党员杨余律,一个木脸盆能用40年,一身旧衣能穿10多年,数十年来却为家乡修路造桥、助学捐款300多万元。
杭州老人韦思浩更是让人动容。他年轻时是博学多才的中学教师,退休之后工资也足够他过上很好的生活,可他却不顾众人反对选择去街头拾荒,每次拾荒完都会去杭州图书馆读书,还因此引发了其他人的争议。直到2015年因为一场意外去世,女儿在检查遗物时才得知,父亲20年来一直资助贫困儿童,这才明白为何老人家会坚持拾荒。一个人的体面,还真跟身份无关,与内心有关。行动不便却温暖乡邻的爱心送餐者们,因为曾经受到社会的关爱,就想着把关爱回馈给社会,他们有着高贵的灵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善良就这么朴实感人,这就是人生大境界、大格局,自己原本是需要照顾呵护的,却活出了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