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垟水乡,绿野平畴,风光旖旎,人文荟萃。作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金氏家族更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继《金嵘轩后人今何在(上)》介绍“金嵘轩及其夫人”“金嵘轩的子女们”的情况之后,笔者在此继续介绍金嵘轩儿女们的后代情况。
金嵘轩长子的后代
金嵘轩的长子金志超(金溟若)与妻子姚咏萼育有四子两女,儿子恒杰、恒镳、恒炜、恒敏,女儿式兰、式英。他们分别在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法国获得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业有成。可能受父亲影响,几个子女除恒镳外,攻读的都是文史,也跟父亲一样,皆能弄文舞墨。
金志超长子金恒杰,出生于193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获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学位,又获法国政府奖学金,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任巴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79年、1984年、1990年,三次受巴黎大学委派,赴祖国作“中国文学”有关课题的考察、调研工作。退休后,受聘任台湾大学法文系教授。他对法国文学颇有研究,著有《巴黎的蛊惑》《法国当代文学论集:由英雄的人到人的泯灭》等。2014年,金恒杰于巴黎去世,享年81岁。
金恒杰的儿子金振宇,美国大学学士,旅美;女儿金枕霓,巴黎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旅法。
金志超次子金恒镳,是六兄弟姐妹中惟一从事科学研究的。他在台湾大学森林学系取得学士学位后,又在加拿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专攻森林土壤学和森林生态学。1980年元月,从加拿大回到台湾,在台湾林业试验所任副研究员,后升任研究员,曾兼技正、分所长、系主任等职。2003年,接任林业试验所所长,曾任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主席。2004年9月9日,应中科院植物所所长韩兴国邀请,金恒镳教授以《扰动生态学》为题,围绕台风对台湾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作了学术报告,反响热烈。
2007年,金恒镳届龄退休。他在写学术论文之余,也不时提笔写些短文,大都和生态有关。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期望用浅近的文字,推广生态观念,引起社会普遍关切。著作有《让地球活下去》等5本,所著之书皆获大奖,并有《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种树的男人》《缤纷的生命》《种子的信仰》等20本译作。
1997年,瑞安市在林垟隆重举办金嵘轩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金恒镳回故乡与会。之后,每隔一两年,他就回家乡省亲。2009年初,金恒镳来到温州,向温州图书馆赠送了金溟若、金恒杰、金恒炜及他自己和女儿的著作9种,并留下一张金溟若摄于1969年的照片,弥足珍贵。
2011年,应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的邀请,金恒镳带着科研团队来温考察,帮助建设浙南—台湾生物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并寻找实验基地,开展国际先进自然生态大样地研究。经过走访调查,他们最终选择在泰顺县乌岩岭,按照全国统一技术标准,建设9公顷森林动态样地,开展“森林动态学”研究。
2018年5月8日,金恒镳教授受温州肯恩大学邀请,为2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台风的存在”的精彩讲座。同年6月16日,金恒镳和妹妹式兰,还有堂弟恒洸,带着子孙,来到林垟附近的平阳县南山乡茶亭村金嵘轩坟前祭拜,还留影纪念。“现在我和亲戚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希望能为祖父建一座新的纪念馆。如果纪念馆建成,我们会将家族所有史料、书籍都贡献出来,这对瑞安来说,也是一笔值得保存的文化遗产。”金教授在温州时对来采访的记者如是坦言。金恒镳现定居台湾。
金恒镳的儿子金振岳,美国华盛顿大学学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学士,脊骨神经医生,旅美行医。
金志超四子金恒敏,从事工业艺术工作,旅越南多年,现居台湾。其子金振轩,旅台。
金志超长女金式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经济系,旅美。2007年,生活在美国的金式兰也因为思念家乡,曾携家人踏访故土,参观了林垟金嵘轩纪念馆和村史馆。
式兰的儿子张明,美国大学机械系学士,专业计算机学。张明的儿子张凯、张磊、张亮,皆大学毕业,且均旅美。式兰的女儿张怡,美国大学学士,现代艺术专业,美国大学教授。
金志超次女金式英,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在法国巴黎创办私企“中法译社”,从事中法文化交流工作。
式英的儿子金振宇,美国大学学士,旅美。女儿金兰平,旅欧。
金嵘轩次子的后代
金嵘轩的次子金志庄与妻子陈生香育有五子二女,儿子恒昀、恒亮、恒景、恒哲、恒郁,女儿式芝、式玲。
金志庄长子金恒昀,1947年仅12岁便考入温州中学,并于1953年考上清华大学金属材料和焊接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门从事焊接研究工作。他几十年来专注于科研,成为国内金属焊接技术领域的权威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科学家津贴。1984年,调任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研究所主任、副总工程师和研究员,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焊接学会会员、劳动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他多次作为访问学者出访西德、加拿大等国。
30多年来,金恒昀完成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耐磨1号快速堆焊焊条及其应用的研究》获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二等奖;《炉卷轧机耐热钢筒补焊》获1976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水轮机耐磨蚀堆焊焊条》作为雅砻口开发前期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获1984年中国科学院一等奖。他还曾在国内外科学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焊接手册》《焊接金相手册》两书的《堆焊》章的副主编与主编,其中《焊接金相图谱》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金恒昀在工作上是个“拼命三郎”,家庭、子女永远被他放在第二位。单位发煤气指标,他让人了。分房时他也把大房子让人,自己仍住在60平方米的小屋。同事有困难,他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借钱给同事,几年后同事还钱,他却只收取七成,说现在人民币升值了,不该全拿。这些做派,颇有其祖父金嵘轩先生之遗风。2010年,金恒昀在北京去世,享年75岁。
金恒昀的两子一女现定居北京。女儿金月,中国计量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首都一国企任职。
金志庄次子金恒亮,1937年出生,被传为“金氏‘恒’字辈中最聪明、勤奋的人”,是我国有机化学制药方面的专家。1959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因为表现优秀,被挑选到北京大学任教,曾任北大制药厂负责人,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多种药品,如当时作为止痛麻醉用的氯胺酮等有机合成产品。他的专业论文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1986年,应邀赴美作学术交流,后受聘美国加州、德州等大学任教。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药企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由于成果卓著,企业多次挽留,直至2016年79岁时才退休,现定居美国费城。
金恒亮的儿子金振浩,法学硕士,现在美国经营私人律师事务所。
金志庄三子金恒景是金嵘轩在家乡从教从政的孙子,他也是和金嵘轩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家人,前后长达18年。
金恒景生于1939年12月。1955年,他初中毕业,适逢团中央组建200名温州青年垦荒队赴大陈岛开发,金嵘轩借机把年仅16岁的金恒景送去大陈岛接受劳动锻炼。大陈岛艰苦的生活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使金恒景得到脱胎换骨般的改造。一年后,他回到温州,在家刻苦自学。1957年9月,以高分考上温州中学高中部。由于父亲是“右派分子”,温中学霸金恒景虽然高考成绩出众,也只能被温州师院物理专科所录取。1962年,金恒景温师院毕业。在此后的二十多个年头里,金恒景先后在瑞安大南乡南阳小学、马屿区小学、马屿区中学、瑞安师范、瑞安中学等学校教书,还兼任过瑞安电大老师。他在物理教学方面颇有建树,成为温州市首批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他一生坚守爷爷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操守,其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温州地区也较有名气,口碑很好。
1983年,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碰巧他的年龄未过上限45岁,遂成为考察对象。1984年,他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瑞安县政协副主席。1989年,被选为民盟瑞安市委会主委。1990年初,任市长助理,后任主管科教文卫体、侨台、宗教民族等部门的副市长。1999年12月31日,他办理了退休手续。2004年初,定居杭州。
2019年6月21日,因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守望家山·浙南教育家金嵘轩》,笔者专程赴杭州探望金恒景老师。采访中得知,金老师写有十万多字的《金家列传》,史料翔实,文笔优美,为写作《守望家山》一书提供了鲜为人知的金家秘史。今年86岁的金恒景老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能说会写。
金恒景的儿子金振国(已亡故),瑞中原物理高级教师、教研组长。金振国的儿子金惠申,现在浙江省直机关某某厅工作。金恒景的女儿金筱艳,浙江省商业职业学院英语副教授(已退休)。金筱艳的女儿徐珂瑞,美国伊里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在读博士生。
金志庄四子金恒哲,生于1941年。两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残疾,后经康复锻炼,基本恢复。他聪明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温州中学读高一时,恰逢父亲金志庄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发配到老家林垟劳动改造。金恒哲因此辍学一年,一年后再复学,完成高中学业。由于金嵘轩的工资收入有超三分之一要资助原温中员工的孤寡亲属,无力再负担几个孩子的生活和读书费用,恒哲被迫辍学随父到林垟种田,每天收入仅一毛钱左右。无奈之下,去求助当时温州市长英宜之先生。市长看在其祖父金嵘轩的面子与情分上,将金恒哲安排到三轮车公司。从此金恒哲起早贪黑载人拉货,“扫遍”大街小巷,跑尽工厂码头。后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幸瘫痪卧床18年而郁郁离世。讲起金恒哲的遭际,全家人几十年来一直很歉疚、很不平又很同情,常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金嵘轩三子、女儿的后代
金嵘轩三子金志纯与妻子吴德秀育有四子二女,儿子恒淙、恒冲、恒洸、恒明,女儿式青、式华。长子恒淙、三子恒洸均子承父业,治病救人。金恒洸先在瑞安工人医院从事外科工作,后调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医务科副科长一职。已退休。
金嵘轩长女金志晨与丈夫潘家槐育有两子:潘子渊、潘子瑜,大学毕业后在香港、美国等地从商,均事业有成,现居美国加州。
金嵘轩次女金志昭与丈夫徐建思育有一子徐显之、一女徐良之。儿子徐显之,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现从事药品研发和经营工作。女儿徐良之,也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现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放射科知名专家,常来国内交流、讲学……
书香门第,家风书风代代传承。
一代师表金嵘轩在人生弥留之际,给子孙留下一份这样的遗嘱:
纯儿你好:
以下各事,希注意:
一、公私物件要分明;
二、正派家风要树立;
三、国家财富要重视;
四、家庭教育要严格;
五、终身为祖国服务。
志纯志庄诸侄孙辈均此不另
一九六七年四月廿二日你父遗嘱
金志纯在“金嵘轩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饱含深情地说:先父一生尽瘁教育,可谓正直无私,丹心一片。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为公”两个字,而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为公”两个字。
笔者采访金恒景老师时,他怀着对爷爷的深切怀念道:“爷爷一直告诫下代:对学业专业要努力刻苦,精益求精;做人要为仁为善。‘广行善事,莫问前程’正是我们金家的祖训。”
金嵘轩的好人品,酝酿出金氏家族的好家风。金氏子孙不忘祖训,顺着先辈给他们划定的这条轨道,循循前行。他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坠青云之志,始终牢记“为公为人民”“广行善事”的遗训,兢兢业业地工作,情牵故里,情系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