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虹 通讯员 任露露
“正式开工!”近日,在云周街道周苌村生活综合体及便民服务中心共富项目现场,云周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展翔宣布该项目正式开工。从项目策划到开工,周苌村村民期盼了3年,现场围观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据悉,周苌村辖区总面积1.54平方千米,包含6个自然村(其中1个移民自然村,即1998年文成珊溪东龙乡3个村庄移民至此形成)。该项目的建设,将优化三产结构布局,以实现集体增收、村庄环境提升、民生优享的多重效应,走出一条闲散地活起来、村内产业立起来、民生服务优起来的新路子,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样板。
村民期待 提升全村人居环境
周苌村生活综合体及便民服务中心共富项目总占地面积49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66平方米,分两期同步建设,一期为生活综合体,建筑面积为4166平方米,主要用于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电商基地、展销中心;二期为便民服务中心(共富工坊)项目,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主要用于全龄友好服务中心、共富工坊等。
2021年,云周街道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抓住市委、市政府“三万”行动的机遇,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利用与全域共富工坊、人居环境、便民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利用周苌村解困房遗留地块和低效用地,谋划周苌村生活综合体及便民服务中心共富项目。
将农村闲散“边角料”变“聚宝盆”,就是要让村民口袋“富起来”。项目前期,村“两委”积极与村民沟通,告知他们项目建设将给村庄带来的发展机遇。当项目建设消息传来时,村民纷纷表示支持,该项目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以满票通过。云周街道周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超胜介绍,项目中包括的新型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生活设施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民生服务供给水平,让村民衣食住行更加品质化、便利化。
“现代化农贸市场是我们热切期盼的生活设施。一直以来,周苌片区缺乏标准化的农贸市场,仅周苌村有1个临时菜市场,且建设标准低,建筑结构老旧,无法满足周苌片区2万多人的采购需求。”一直关注该项目进展的周苌村村民潘孝全告诉记者。
据悉,该项目重点突出“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其中,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将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满足村民多元化的购物需求,全力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的新型智慧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同时,项目建设也将改善周边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环境效益,夯实美丽乡村根基。
增收致富 带动村民奔向共富
“我们计划打造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利用交通优势,服务周边企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超胜表示,周苌村综合交通便利,毗邻沈海高速飞云出口、瑞安动车站、322国道,在建的瑞湖高速云周出口也设置在该村,周边箱包、胶鞋、注塑鞋产业集聚,电商资源需求旺盛。
项目中的电商基地和展销中心则依托该村特色工业、农业的资源禀赋,结合云周街道物流行业支撑,按照“专业化定位、市场化机制、企业化运营、平台化支撑”的原则,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电商实训基地、展销中心等,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实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该项目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造血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超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5万元,按照目前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周边村民以及移民群众解决部分就业问题,预计村集体每年增收约18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将翻4倍。
云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该项目为基础,周苌村后续将把全学梅烈士纪念馆和小马过河精神相融合发展乡村文旅;打造集党建、研学、乡村活动、民风民俗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数字化多功能乡村会客厅;结合云周街道现代智能物流和侨贸小镇地理优势打造专业化物流云仓等项目。此外,街道也会帮助周苌村最大限度利用好资源条件、政策条件、机遇条件,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以更强的担当作为和实干创新,为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作出更强劲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