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行瑞安宾阳支行:
从一扇门窥见金融初心
位于塘下东部的温州首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1993年10月18日,农行宾阳营业所开业。
农行宾阳支行工作人员走访了解辖内企业经营情况,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农行宾阳支行窗口
现存的宾阳门老城门

    ■通讯员 戴威 潘宏伟 记者 杨微微/文 徐心星/图

    在瑞安地图的东北角,有一座600多年的历史古城——海安。这里因抗倭建城,城门下曾经浴血奋战、厮杀震天,城墙内曾经商贾迤逦、夜不罢市……600多年沧海桑田,海安古城的一草一木、半砖片瓦在日升月落中逐渐消失,只留下原来的城楼东门——宾阳门,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几乎成为这段沧桑岁月的唯一见证。

    手抚青石堆砌的城门老墙,从宾阳门下穿过,走出城门,跨过新修缮的柏油路,又一处“宾阳”映入眼帘。这里坐落着一家银行网点——中国农业银行瑞安宾阳支行。不远处,崭新的标准厂房连片而立、拔地而起,打造着温州首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雏形。古老与现代,产业与城市,在这里交汇,不断激荡出时代的水花。

    以“宾阳”之名,传承百年银行

    塘下镇海安,在当地老百姓口中习惯称为“海安所”。据史料记载,海安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有城楼四座,东门称宾阳,南门称镇海,西门称湧金,北门称拱宸。四座城门,如今仅剩宾阳门仍保留部分历史原貌。而“宾阳”这个名字,也深深烙印在海安老百姓的记忆里。

    1993年10月18日,以“宾阳”命名的中国农业银行营业所成立,距离宾阳门不到500米。同名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在时代发展浪潮前列的塘下抓住改革开放的东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当时塘下东片的鲍田、海安、场桥、梅头四个乡镇,家家户户生产羊毛衫、编织袋、标准件……各类小企业、家庭作坊迅速崛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亟需金融机构就近提供服务。

    而农行瑞安市支行自1980年恢复成立后,长期扎根乡镇和农村,因此很快就捕捉了当地迫切的金融需求,在海安、场桥片区设立农行网点的计划迅速被提上了日程。经过考察,农行最终决定在海安设立营业所。但这个营业所该叫什么名字?时任瑞安农行领导班子内部产生了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设在哪里就要叫哪里的名字,参照“塘下、莘塍”营业所,但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营业所虽然设在海安,但不只服务海安,还辐射场桥、鲍田、梅头等多地百姓。”“我看叫‘宾阳营业所’就很不错嘛,宾阳门在地方上守护了六百年,我们农行设下去,也要当‘百年银行’!”这个建议一提出,很快就得到了集体肯定。

    农行营业所的到来,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我们当时配置了6名工作人员,每天都忙不过来。”聊起宾阳营业所成立前后的点点滴滴,已经退休的原农行瑞安市支行副行长赵爱清如数家珍。“农行宾阳营业所是设在海安、场桥片区的第一家国有银行网点,那时我是宾阳营业所第一任主任,特别自豪,印象特别深刻。”

    彼时场桥羊毛衫正在辐射全国,红极一时。最火的时候,全国客商携款到场桥蹲点抢货,结算需求突出。1994年4月20日,宾阳营业所向上级申报开办全国联行业务,充分发挥农行全国网点多的优势,大大方便了羊毛衫客商双方的交易。旺盛的金融需求,更加坚定了农行在片区内增设网点的信心。为更加贴近农村、市场和客户,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农行又分别在梅头和鲍田开设分理处,两个分理处统一由宾阳营业所管理。“一所两分理处”的布局,为农行扎根塘下东部打下坚实基础。后来,两个分理处均升级为二级支行,与宾阳支行共同守护当地金融安全,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让会市更有烟火气

    一座城,一份情。讲起宾阳门的那些事,不得不提起百年海安清明会市。2024年,海安会市阔别四年后再度重启,大街小巷人声鼎沸,数万名市民在古城老街涌动,重燃人间烟火气。农行宾阳支行以别样的金融服务助燃海安清明市集的“人间烟火”,而这一传承服务已连续30年之久。

    “您的收款聚合二维码需要办理吗?零钱够用吗?”涌动的会市人潮中,一抹“农行绿”总是格外亮眼。一群农行宾阳支行工作人员正在走街串巷为商户们办理收款聚合码,指导商户怎么设置收款声音、如何查看收入……流动商贩们在农行金融科技的加持下,跑出收款加速度。

    “每年会市期间,网点员工都会分组开展‘扫街式服务’,风雨无阻。除了给商户上门兑换残破币、办理收款码外,还会宣传反诈知识,提醒他们注意防范各类诈骗信息。”在农行宾阳支行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黄晓芬回忆道,早些年大家还都是现金支付,会市上商户“找零”的需求特别大,农行宾阳支行专门开设绿色窗口,为商户开展零币兑换服务,及时解决资金支付难题。

    此外,网点员工也会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会市各类志愿活动,在网点门口提供免费饮用水、纸巾等物资补给,或是参与现场管理,提供人员帮助,获得当地群众的高度好评。

    与会市热闹氛围一起高涨起来的,还有对海安古城保护的呼声。2016年,瑞安市海安古城民间保护中心成立,随后在农行宾阳支行开设账户。相关负责人表示,账户开在“宾阳”农行,筹款资金也是保护“宾阳门”等古建筑,本身就是种缘分,而且方便随时用款、筹款以及在外企业家的爱心捐款等资金往来。

    “得知被分配在宾阳农行工作,刚开始还有些失落,觉得离市区有点远,但听完前辈们的故事,使命感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能在这里工作很开心。”2023年入职的农行员工梅雯雯说道。从厅堂金融服务到普惠走村入户,正是这份初心和坚守,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这片热土。

    相守,让企业做大做强

    自诞生之日起,农行宾阳支行就一直见证和参与了海安乃至塘下东部的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现如今,农行宾阳支行与塘下东部的海安、场桥经济发展早已同频共振,一路支持汽车零部件、汽摩配、标准件以及卫浴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随着温州首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在片区内落地,农行宾阳支行迎来了更大的机遇。

    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是海安当地企业,创办于2003年。这家企业的面貌从家庭小作坊更新到标准厂房,如今已经入驻“万亩千亿”产业园,拥有1.5万平方米的厂房面积和300多名员工。“我们厂房最早就在海安,因为不够用搬到了10公里外的罗凤北工业园区,之后产值增长很快,厂房又不够用,兜兜转转,又搬到了宾阳农行边上。无论搬到哪里,我们的账户一直在宾阳农行。”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玉松说道。

    30年来,有不少像纪龙一样的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一路走来的每步成长都伴随着农行宾阳支行的身影。温州市煌钢五金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生产逐年扩大,厂房购建、设备更新置换成了企业最大的“成长的烦恼”。农行宾阳支行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企业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问题,助力企业成功迈入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列。如今,煌钢五金与农行的合作也从单一账户服务到综合金融服务,也正是那份一如既往的“相守”,帮助企业拿下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等“金名片”,成为银企携手成长的最好见证。

    “‘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对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片区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农行宾阳支行也迎来发展新机。”农行宾阳支行行长林一翔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入园企业的厂房建设项目得到宾阳支行的资金支持。“能跟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做大做强,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骄傲!”

    截至2024年6月末,农行宾阳支行各项存贷款规模超28亿元,累计服务企业和个人客户数近7万户,辖内规上企业合作覆盖率高达70%。“以我们的金融服务能力,以后这些数据会更高!”展望未来,林一翔坚信,农行宾阳支行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因为“百年银行”的初心和使命已深深烙印在瑞安农行人的心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聚焦点
从一扇门窥见金融初心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4 从一扇门窥见金融初心 2024-8-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