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胡浩 记者 苏盈盈)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在我市北龙等海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成功放流日本对虾虾苗4900余万尾,进一步恢复和养护渔业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改善我市水域生态环境。为确保增殖放流成效,此次活动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水产专家,对放流的苗种进行严格点验,虾苗平均体长超1.21厘米,符合放流标准。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次,放流各类苗种5600余万尾,品种包括大黄鱼、黑鲷、日本对虾等。
“渔业资源养护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修复渔业资源的重要途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不仅能有效补充鱼类种群数量,提升渔业资源种群的多样性,还能进一步净化水质,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同时促进渔业增产增效和渔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