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傍晚,依然热浪滚滚,西子湖畔的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却是座无虚席,近四万名观众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只为赴一场视听盛宴——《新白娘子传奇》三十年演唱会,我正是其中一员。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唱会,兼具怀旧和时尚元素,舞美设计美轮美奂,演员团队、配唱团队、配音团队先后登台,一首首歌曲,一句句台词,一个个桥段,现场观众恍如昔日重现,频频泪目,几乎每一首歌都引发了万人大合唱,不必说“千年等一回”了,这“三十年等一回”就已经足够令人心潮澎湃不胜唏嘘了。
一部三十年前播出的老电视剧,何以在今天还能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拥趸,使他们不惧酷暑、不远千里、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赶来杭州呢?这部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我们一定是在怀念曾经的慢生活吧!《新白》这部长达50集的电视连续剧,其独到之处是剧中演员台词念白和歌曲咏唱相结合,剧迷们戏称之为“一言不合就开唱”,这种形式适度地放慢了剧情的进展,使观众关注剧情时的紧绷心情得以适当松弛,著名音乐人左宏元为本剧量身打造的新黄梅调唱段如《前世今生》《悲情面具》《天也不懂情》等,曲调优美悦耳,老少咸宜,令人情不自禁就跟着哼上了,更重要的是观众由此不知不觉地对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增添了代入感,一集看罢,观众往往要好久才能从剧中走出来。反观我们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许多,连吸收精神文化也成了快餐式的,好多人在观看电视剧时采用倍速播放,二倍速或四倍速都司空见惯,甚至有些人在倍速观剧的同时还忙于接听电话发送信息或完成工作任务,如此你还能好好欣赏演员的演技吗?你还能对剧中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吗?我不由得想起了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一定是在忆苦思甜难以释怀吧!当年看这部剧长大的人,大多是70后、80后,如今正值中年。正如网友说的,我们这代人,点过煤油灯,骑过二八杠,田里偷过瓜,河里摸过虾,用圆珠笔在手腕上画过手表,花一毛钱在路边买过冰棍。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艰苦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但是,远去不代表遗忘:记得那些年的每个夏天,每天下午我都会带着妹妹甩下妈妈交给的家务满村子跑,只为找一台正在播放的电视机,蹭看《新白娘子传奇》,通常一天播放两集,为了自己面子和不惹人厌,有时我们还要辗转两户人家,后来村老人协会配了台电视机,老协就成了我们看剧的“定点单位”……任何人都终将会渐渐老去,借《新白》三十年演唱会这样一个载体回忆往昔,有人笑着哭,有人哭着笑。也许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都不尽相同,但谁能不尝遍酸甜苦辣不历经悲欢离合呢?正如歌手郑智化在《年轻时代》里唱的那样:“所有欢笑泪水就是这样度过,那一段日子我永远记得。或许现在的我已经改变很多,至少我从没改变那个做梦的我!”
我们一定是在孜孜追求真善美的世界吧!《白蛇传》本就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表达了人们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而在《新白娘子传奇》剧集中,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许仙善良正直中略带懦弱迂腐,白娘子智慧勇敢为报恩不顾一切,小青洒脱侠气,法海坚持信念,媚娘深情,采因仗义,姐姐许姣容任劳任怨,姐夫李公甫憨厚率真……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凄美动人的爱情、感人至深的亲情、义比金坚的友情,也看见了步步坎坷路的情仇爱恨,还看见了辩证存在、令人抉择艰难的情理和法理。正应了那句话,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的正能量是我们恒久不变的价值观。感谢《新白》,它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念,每一代人对它的记忆和理解也许有差异,但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认同和赞美,对自由和纯真的向往和追求,对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是相同的。
我们一定是在倍加珍惜影视剧中的良心之作吧!据说《新白》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换了五位编剧,但在剧情上却基本没有漏洞。许仙扮演者叶童勇敢尝试性别反串,却一点也不觉得违和。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剧组精心设计服装道具,做到了人物服装和妆容造型随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改变而不断变化。此外,配乐团队、配音团队高超的专业水准,也为剧集增色不少。在这部剧里,观众充分体会到了主创团队的专业、敬业、团结和对观众的尊重。在现如今经费投入巨大却常常产出各种奇葩“神剧”的背景下,我们怀念《新白》也就不足为奇了。
演唱会罢,曲终人散。但我们青春不老,梦想长青,经典永不剧终,《新白娘子传奇》依然值得我们在明年暑假再看一次。三十年过去了,我们都长大了,小时候看的是故事,长大后看的是情感,是回忆,是共鸣,是梦想的再度延续,是纯真的反复洗礼——是比故事本身更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