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直击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指尖”之负 让“脚下”生风
如何让社区工作者“轻装上阵”?

    ■记者 金冬冬 蔡自祥

    “管天管地还管空气”“常备灯泡与梯子,哪里需要上哪里”……社区工作者之间流传的几句玩笑话,道出了社区工作的不易。社区工作者每天要走访辖区网格,开展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工作,还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任务。他们到底面临多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每日网格巡查超3小时

    织牢基层社会治理小网格

    日前,记者来到安阳街道风荷社区,跟随社工们开启忙碌的一天。

    头顶炎炎烈日,几名社工身着红马甲,手持各类宣传册,沿着拱瑞山河巡查。他们不仅仔细排查河道周围的安全隐患,还认真检查河道的环境卫生状况。遇到在河边钓鱼的市民,他们上前宣传防溺水知识。社工张帆告诉记者,平日他们会组织巡河小组开展活动,如果发现隐患会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沿着河道,一行人来到位于兴达路的开放式小区楼下,这里的电动车“飞线”充电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平日里,社工一般会采取“边检查、边宣传、边整治”的方式排查“飞线”安全隐患问题,劝导市民使用正规充电桩充电,严禁乱拉电线充电。

    紧接着,大家穿过狭窄的通道,一层层排查,细致检查楼梯间的消防设备以及灭火器的有效期及使用状态等。社工林鑫炜说,他们每天花在网格巡查上的时间基本在三个小时以上,除了对出租房开展消防检查,还要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及时进行登记或者注销。来到沿街店铺,他们还要开展防诈骗反邪教宣传,检查餐饮类店铺的后厨、文明餐桌标识等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

    在这种高温天气,经常一圈爬下来,他们红马甲已经湿透。

    社区工作“指尖”虽松绑

    行政化工作仍亟待优化

    与此同时,风荷社区负责其他工作线的社工们也在开展相关工作。有的拿着劳动工具在紫荆花园小区开展环境整治,有的为社区80周岁以上的老人送餐上门,有的正在组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这是风荷社区社工的日常,也是瑞安许许多多社工的真实写照。

    记者了解到,深入网格走访群众、服务群众只是社工的一部分工作,回到社区办公室,还有大量的行政类工作等着他们。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工还需要执行大量上级委派的任务。风荷社区的社工坦言,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干部办事要留痕,程序和形式也不能少,这些也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每一项工作完成后,我们都会做表格、台账或者是简报。台账用来备查,我们还要维护公众号,方便居民了解。”社工陈倩如说。

    填表、写材料、做台账,是社区工作的常事,也是一件烦事。“数据重复报送,信息查找困难,大量时间被做资料占用。”过去,基层干部常有这样的困扰。通过近年来的基层减负,社工工作现状有没有得到改善?工作中又有哪些难点?

    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发现,办公区墙上的各种制度表均已经摘除,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平日活动的照片,少了一些冷冰冰,更多了一些人文情怀。办公桌上和柜子里随处可见厚厚的文件资料,有安全整治行动排查清单、社区门店信息采集表等。

    玉海街道忠义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居监会主任黄玲琦说,基层减负后,“指尖”松绑,无纸化办公让效率提高,但大家还是没有达到理想化的工作状态,仍然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任务,包括重复填报、多头报送等。比如消防安全的排查工作,要在相关App上填报两遍,一个是应急线的,一个是消防线的,还要填写两份纸质报表。

    “重复性的工作,一个是增加了工作量,一个是造成时间浪费,挤压了我们走访群众的时间。”该社区社工郑智睿说。

    数据信息壁垒未打通

    社工工作效率有阻碍

    记者了解到,社区网格员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在巡查过程中却常常遭遇信息获取不畅的困境。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长期空置房屋的产权归属不明确、公租房租赁人员信息缺失等,严重制约了隐患排查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黄玲琦举了个例子:危旧房漏水问题的处理,由于漏水房屋长期空置且户籍不在本社区,往往难以迅速联系到当事人,需要层层上报至街道处理。如果能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那么社区就能在第一时间介入,迅速解决问题,帮助群众及时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此外,在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也常常遭遇尴尬与无奈的窘境。安阳街道风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纯纯坦言,社区工作人员虽身负重任,却往往仅有一件马甲和一张工作证作为身份标识,并不具备直接的执法权限。面对商铺等场所的整改需求,网格员的单独行动往往收效甚微,更多时候需要依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与支持。

    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

    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社会工作部作为一个新兴部门,逐渐在各地成立和发展。今年3月31日,瑞安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挂牌成立,这无疑为我市的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也足以证明,社区工作正在得到重视。

    市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薛雷表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逐渐年轻化,针对他们方言沟通不畅、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接下来会更注重老中青人才梯队的培养,实行“老带新”。据悉,今年针对专职社区工作符合条件报考事业编的人员,市委社工部增设了更多的事业编名额,以保障社区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

    目前,《温州市网格准入事项S2版(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当中,相较于去年的S1版,网格事项减少了十几项。瑞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徐鹏表示,多次到乡镇(街道)调研后,他们发现目前一线网格员工作存在事项过多等痛点,对此,他们计划缩减不适合入格的十几个事项,并拟定《网格事项闭环处置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文本,切实为基层减负,让网格员回归隐患排查、信息上报的本职工作。

    数据显示,通过基层减负,今年以来,我市社区清理标牌2000多块,清理墙上制度装饰4000多块,证明事项缩减30多个。

    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能力也是今年市委社工部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借助智能化手段打通信息、数据壁垒,不让社区工作者天天碎片式重复填报信息。据薛雷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三个软件,分别是针对财务、人事以及民主现场协商等方面。薛雷表示,市委社工部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娘家人”,会尽力让社工从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激情有时间有能力更好地去为居民开展服务,深入群众,帮群众切实获得幸福感。

    编后语: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社区服务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我们只有把“指尖”上的负担真正减下去,让不必要的繁琐事务少下去,才能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奔走在一线,真正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用脚底板“走”出与群众的“零距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直击焦点
   第00003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4版:嗨!同学
如何让社区工作者“轻装上阵”?
瑞安日报 直击焦点 00002 如何让社区工作者“轻装上阵”? 2024-8-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