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救生、健身设施
不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黄晓宇

    近日,市民监督团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我市塘下镇部分水域的救生设备存在缺失、老化、损毁等情况,给紧急救援带来了很大隐患。

    盛夏,在瑞安城乡有不少公共或私营的游泳池,也有众多河流、山间溪涧,每到这个时节,总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从那里传来。紧急时刻,假如救生圈、救援绳、救援杆、警示牌,这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设施不给力,在遇到人员溺水等情况时,堪比消防通道被堵,灭火器失效,消防栓出不了水,让人揪心,甚至让人扼腕痛惜。

    与这次巡查发现的公共救生设备不合规形成呼应的是,分布于城乡各地的公共健身设施眼下也面临诸多尴尬。设施锈迹斑斑、“缺胳膊少腿”、甚至被荒草掩埋的现象比比皆是。

    公共健身器材和救生器材的设置为民众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时下这些救生、健身利器不给力,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养护资金的不足,难以保障大量器材的定期维护和更新需求是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使用频率高、自然损耗以及部分使用者的不当操作等原因,也导致这些器具不给力。

    解决公共救生器材和健身器材养护难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些公共设施来源多样,但这不能成为“踢皮球”的理由。器材接收方,要负起管理运维的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做好督促和检查工作,比如成立专门小组定期巡查;设立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此外,引入“社会治理”机制,动员、吸引社会力量加入也可考量。比如通过网格化管理,鼓励运动爱好者自发行动,对相关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也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的维护管理。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也不容忽视。

    总之,公共救生器材和健身器材的养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各方的齐心协力,才能确保这些器材的正常使用,为公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和生活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直击焦点
让瑞安成为别人的诗和远方
公共救生、健身设施
不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点亮夜间经济
让“五桥市集”成为瑞安新名片
“抓娃娃”抓痛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
乘坐S2线 温瑞同城 好CITY、好CHILL!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公共救生、健身设施
不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黄晓宇 2024-8-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