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一首名为《苹果香》的歌曲,以各种不同的版本在网络上火热传唱。一网友说自己每天单曲循环几十遍,百听不厌,越听越上头,越听越入心。在众多翻唱者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国人也有外国人,有独唱也有多重唱。有人还借此歌的曲谱,重新填词演绎。一曲《苹果香》,不仅在国内精彩出圈,而且被译成英语翻唱,惊艳出海。满屏都是“苹果香”,充耳皆为“苹果香”,其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歌手翻唱,演绎出不一样的韵味风格,各有千秋,持续引发点评、热议。有网友甚至在网上发起同唱《苹果香》的挑战赛,邀约大家一起来翻唱PK。一曲《苹果香》,何以引发人们现象级的传唱与关注?
堪与盛夏炽热天气比肩的这首网络热歌《苹果香》,并不是刚刚出炉,它是由时年58岁的哈萨克族歌手狼戈于2021年2月创作并首唱。作品面世后,虽曾有过短暂的热度,但很快便归于平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有网友分析,由于近段时间“黑大婶”“云飞”等网络歌手的加盟翻唱,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才使得这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与旭日阳刚带红歌曲《春天里》、小沈阳夫妇带火歌曲《爱是你我》一样,正是由于众多草根歌手的翻唱演绎,聚焦大众的目光,拉升歌曲的人气,才引爆这首歌瞬时出圈登榜,占领人们的视听阵地。这一说法固然是此歌在短时间内爆火的一个因素,但歌曲本身所具备的魅力,才是其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受喜爱的内因所在。
“苹果之乡”伊犁,是词曲作者的故乡,也是原唱歌者生活的乐园。作者以“苹果香”为题,就是为深切怀念故乡而深情创作。《苹果香》运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理念,看似话家常一样,零零碎碎地讲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但爱情、亲情、友情、风情作为主线贯穿其中,脉络清清楚楚,感情真真切切,有情窦初开时邂逅的哈萨克族姑娘“萨吾烈泰”、开面包房的俄罗斯族发小“阿力克桑德”、擅长打弹弓叉的“二哥”、永生不忘的“妈妈”,有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和俄罗斯族的“巴扬琴”等民族乐器,有“列巴”“南苑卤香”等缠绕舌尖的家乡美食,有芦苇荡、白毡房、湖蓝色院墙等地域景观,有红嘴雁、野鸽等意涵丰富、引人浮想联翩的鸟类,元素饱满且极具画面感的情景在歌词中深情铺陈,也在读者心间悠然流淌。在这样的意涵之下,再配以深情而忧伤的音色、沙哑而沧桑的嗓音,更能演绎歌的意境,也最能牵引听者的心跟着歌声一起飘荡。
《苹果香》融合了个人经历、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歌词直白而朴实,感情浓烈而真挚,写的不仅仅是歌,而是心;唱的不仅仅是生活,而是故事;传递的不仅仅是人间烟火,而是人生感悟。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风光,故乡的人文,故乡的美食,故乡的风情,这些看似散乱的具象,却深情承载着作者对往事满满的回忆,真诚寄托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往事如风摇曳、如云变幻、如影随形,它吹过、飘过、散过,也模糊过,但一直未忘却。故乡,是生命诞生的地方,是刻进心中的地方,也是令人最难以忘怀的地方。《苹果香》这首歌中,爱情、友情、亲情,情情相扣;故乡、异乡、梦乡,乡乡萦绕。葱郁的大草原,浓郁的思乡情,粗犷中蕴藏着细腻,直白里隐藏着真情,这是游子向回不去的故乡倾诉,朝难以忘怀的故土远望。全景未见苹果,但闻苹果的芳香扑鼻而来。“苹果香”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抚慰心灵的味道,更是浪迹天涯游子共通的“味道”。这是这首歌的“神”之所在,也是《苹果香》之所以能动人心弦、醉人心扉,引发听众入心共鸣、入神共情的主因所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苹果之乡”,也都有自己的“苹果香”。“苹果香”会唤起人们追问“来自哪里”的回望,也会引领人们探寻“去往何方”的前瞻。《苹果香》带领人们在悠扬的旋律中穿越时空,去找寻失落的故乡,去遥望那片遥远而亲切的土地,去触摸故乡那温暖而熟悉的轮廓。“脚步去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字去不到的地方,音乐可以。”一曲浓烈的《苹果香》,唱热了作者的故乡,也温暖了读者的心房,更湿润了听众的眼眶。缄封在记忆深处的“苹果香”,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也是最坚强力量的源泉。凝聚着浓郁乡愁的“苹果香”,在熟悉的旋律中肆意弥漫,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