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一个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的地方,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随时会打响的“战斗”。护士长在这场生与死较量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领护士们随时备战,守护生命。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中心护士长林少琴一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20多年如一日驻守在生死博弈的最前沿阵地——急诊抢救中心,多年来,她坚持守护生命的微光,坚守着自己的“急诊梦”。
分秒必争
他们练就“多面手”为病患解忧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点窗口,这里急症、重症患者多,抢救频繁,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应急能力。林少琴和她的同事每天就在分秒必争中度过。
2009年,林少琴接任急诊科抢救中心护士长。当被问到成为护士长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科室的‘大管家’,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科室高效运转。”接诊、抢救、转运……在不停转的工作中找寻平衡的支点,林少琴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和实践,逐渐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果断的执行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每天查看护士的工作情况,完成科室的质量控制,保证护理质量,协调好与各科室、各部门的工作……每一项工作她都完成得井井有条。在急诊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林少琴的身影,或许她的脚步比从前更匆忙些,但是却更加坚定,身份的转变没有让她松懈,反而把那份压力化作动力。“我还需要做得更好、更努力才能成为更优秀的护士长。”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考虑到急诊科存在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为了提高抢救效率,林少琴不断改进和优化各项护理流程,努力做到从病人的需求出发,将最佳的护理方案服务于患者。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先后开展了胸痛、卒中、危险性上消化道、急性中毒、预检分诊等护理亚专科,促进“急救从速、关关相护”一科一品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流程。通过急诊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入院至洗胃开始时间从22分钟缩短至17.75分钟;输血等待时间从24分钟缩短至19分钟。
责任在身
在急诊风暴中护佑生命
“急诊科的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会有危险,每次听到有人喊‘护士’,我的心就立马提到了嗓子眼儿,迅速过去看看有什么情况。”林少琴告诉记者,医院的其他科室更多的是治病,而急诊科是先救命。在林少琴23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一直保持着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让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全能选手”。
“静脉注射、吸氧技术、吸痰技术、心肺复苏、洗胃技术……”这些都是急诊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面对急诊抢救患者,急诊护士需要迅速到位,熟练操作各种急救设备、快速准确取用急救药品,第一时间配合医生投入抢救,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只要工作需要,她们就会变身“多面手”,为患者保驾护航。
急诊科有时候会收治因突发意外紧急入院抢救,没有亲属陪同甚至姓名都来不及确认的患者,对于这些群体,林少琴总是率先给予加倍的关心和呵护,主动承担病人的救治与生活护理工作。在她的眼中,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关注与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
“在这里,既要‘快’又得‘准’,上班期间神经就要高度紧绷。”林少琴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要求科室的每一位护理 人员的,急诊科作为一个24小时的值班岗位,面对的每一位患者都可能是急症、重症,如果不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便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她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急诊科就是一个团队,在这里没有人可以单打独斗,只有全科室聚在一起,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个人简介]
林少琴,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中心护士长,她热爱工作,严于律己,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助力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优化就诊绿色通道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