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瑞安乡村有一大批“农二代”崭露头角,他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梦想,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发挥所长、大显身手,成为瑞安农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为此,瑞安融媒特推出“瑞安‘农二代’”系列报道。
张伟伟,瑞安市华鑫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8岁,高中时是美术特长生,因家里企业发展需要,大学时选择畜牧兽医这个专业,毕业后回来干起了畜牧养殖。他接手家业后深耕蛋鸡养殖领域,推动传统养殖场向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养殖鸡的规模从3万只扩大到40万只。
据张伟伟介绍,他的养殖之路始于10年前。当时他还是一名高中生,国内蛋鸡行业迎来了近20年最好的行情,鸡蛋的价格飞涨至每公斤20元。张伟伟的父亲张林华从中发现了商机,一改过去传统农户的散养模式,在湖岭镇河山村开办起了专业养殖场,张伟伟也因此被父母带到农村生活。
“华鑫禽业”刚成立的时候还是个“草台班子”,规模小、纯人工操作。张林华意识到这种模式难以长久,不但污染大,而且效率低,鸡蛋产量跟不上。深思熟虑后,他外出考察设备、对比鸡群品种,还出国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经过不断摸索,“华鑫禽业”饲养规模从最开始的1万只鸡,到2017年张伟伟大学毕业时,已发展到3万只。
张伟伟毕业回乡后,父亲就把“华鑫禽业”交给他经营管理。与其他“农二代”不同,张伟伟有大学的专业学习,加上去各地大厂实习的经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回来的第二年,张伟伟就参与养殖场的信息化养殖项目建设,并率温州之先开展标准化、数字化改革,推进畜牧养殖模式从传统型、粗放式,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养殖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如今,“华鑫禽业”已成为农业农村部认证的十大示范养殖基地之一,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张伟伟认为,机器是服务于鸡群和人类的,其目的是取代人力。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智能机械的投入,比如红外扫描机、巡逻机器人等设备,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还能更直观地观测鸡群健康状态,为养殖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华鑫禽业”现在的养殖规模已发展到近40万只鸡,而工人只有16人。
张伟伟说,自己养殖场也存在一个短板,那就是销售问题。目前,“华鑫禽业”的鸡蛋是以企业与企业、工厂与工厂直接供应为主,渠道单一,接下来他将努力突破这种模式,扩展销路,打造企业品牌。
搞农业避免不了脏、累、臭,而张伟伟却说总要有人去面对这些事情。这位年轻的“农二代”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传承家业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农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