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剪纸艺术家无偿捐献获奖作品
每年创作红色主题作品,传承红色基因
■记者 张蕾/文 王志/图

    编者按:瑞安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故乡。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旗教育馆建馆5周年,国旗教育馆联合市融媒体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出了诚挚邀请——公开征集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及其相关艺术品。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响应,特别是瑞安民间文艺家们以国旗为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本报今起特开设专栏《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聚焦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共同感受国旗的庄严和美丽!

    鲜亮“中国红”,激扬爱国情。得知公开征集的消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孙海静决定将他的精心之作——《旗迹》剪纸作品,无偿捐献给国旗教育馆。这幅因国旗教育馆建成而开始创作的作品,曾让他获得许多荣誉与认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旗教育馆建馆5周年之际,我想将作品捐献给国旗教育馆,以此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先生的崇高敬意。”孙海静说。

    孙海静,这位年轻的“90后”剪纸艺术家,从大学开始学剪纸,至今已经12年。2019年,国旗教育馆建成后,他就萌生了创作一幅作品的想法。他手中的刻刀仿佛拥有魔力,每一刀都精准无误,用两周时间设计,三个月刻剪,他完成了《旗迹》剪纸作品。

    五星红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它不仅飘扬着荣耀与辉煌,更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与无私奉献,见证了他们的英勇斗争与伟大牺牲。因此,孙海静希望《旗迹》能直观地表达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致敬,希望用剪纸作品,激发更多人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作品在构图上以“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为灵感源泉。孙海静认为,圆形代表着包容与和谐,而方形则象征着稳定与秩序。他将作品的外框设计为圆形,寓意着国家的团结与包容;内框则采用方形,以体现国家的稳定与坚定。除了五星红旗这个“主角”,他还巧妙地将曾联松先生的头像融入其中,以表达对这位伟大设计师的无限敬仰。

    细节上,孙海静同样下足了功夫。他选择了超60种繁复的铜钱纹图案作为画面的装饰元素,并将这些铜钱纹巧妙地分布在国旗周围,与五星红旗和曾联松先生的头像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在孙海静的手中,剪纸不再仅仅是纸与刀的艺术对话,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国家情感的桥梁。“我每年都会创作一幅红色主题的作品。”他说,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和发扬。

    《旗迹》不仅是孙海静家国情怀的体现,亦是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创新。他巧妙地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赋予了五星红旗这一经典元素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这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这幅作品在多个展览和比赛中获得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其中在2020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金牡丹杯”文化创意大赛评比中获全国金奖,还在浙江展览馆、温州博物馆和瑞安书画院展出。在2023年的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中,他凭借这幅作品荣获手工剪纸赛项三等奖,并且是这次大赛获奖者中唯一的温州人。这不仅是对孙海静个人技艺的肯定,更是对瑞安剪纸文化的一次有力推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美好莘塍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现场指导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短板 全民参与 高标整治
用“绣花”功夫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90后”剪纸艺术家无偿捐献获奖作品
启 事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90后”剪纸艺术家无偿捐献获奖作品 ■记者 张蕾/文 王志/图 2024-9-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