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编者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的经历正是共和国鲜活的历史篇章。75年来,他们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见证了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让我们走近3位75周岁瑞安老党员,通过他们的讲述,感受时代的巨大变迁和崭新面貌。

    张贤延:

    创新“快餐党课”模式

    让党的理论入脑入心

    “75年来,我们国家励精图治,踔厉奋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现在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科技日益发达、环境更加美好。”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瑞安市民社堂理论宣讲工作室名师、瑞安市民政局原副局长张贤延在明镜公园里,为一群年轻的市民政局党员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

    2004年,张贤延提出了“快餐党课”的基层党员教育方法,一次次去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里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带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百姓心里。

    谈起创立“快餐党课”的初衷,张贤延表示,一次他到瑞安市荣光集团宣传党的理论工作时,发现工人们上班时间非常紧张,“几个小时长篇大论的党课,工人们听不下去,也坐不住”。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精简党课内容,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后来,他将党的方针、政策、思想理论融进一个个事件、一个个人物里,让工人从一个个生动又有趣的故事中,领会到党的方针政策、辉煌成就,自然而然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10分钟的“快餐党课”简洁明快,入情入理,很快就引起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重视,甚至向温州、省级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推广,后来渐渐发展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微党课”。谈到“微党课”的发展,张贤延直呼变化太大了:“我当时的10分钟党课,用瑞安话来说就是‘白口讲’。现在的微党课用上了PPT,内容丰富、简练生动,年轻党员思想活跃充满生机,讲课既流利又准确,比20年前的‘快餐党课’水平要高很多。”

    何美义:

    扎根山区教育38年

    见证山里娃“求学路”

    “过去,我在瑶庄小学教书的时候,学生们课桌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凳,好些人只能站着上课。如今大家这么优质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国庆节前夕,在瑞安市新纪元学校芳庄校区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里,曾经在芳庄乡上了一辈子课的退休教师何美义重新回到讲台,讲述了数十年来山区教育的巨大变化,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特别的爱国教育课。

    “当时学费很低,但还是有学生上不起学,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们都会帮着垫付掉。”说起过往,何美义记忆犹新。他说,他也有过调到市区任教的机会,考虑到家乡山区更需要他,他最后还是选择留在了芳庄乡。“作为一名老师,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乡。”

    何美义用自己38年的青春与汗水,书写了奉献乡村教育的诗篇,也见证了芳庄乡教育的兴起和山里娃的“求学之路”。伴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今的芳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纷纷“回流”,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从破旧的老房子,到崭新的教学楼,何美义以饱满的热情在偏远小学执教,无私地奉献着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爱心。在何美义事迹感染下,越来越多充满职业热情和理想的青年教师也选择了扎根乡村教育事业,让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带着知识与梦想走出大山。

    郑庆芳:

    践行初心使命

    奋斗在山岭和田间

    “那时候整个都是荒山,山上没有住所,大家就起早贪黑,先挑着草上去,盖了草棚。”郑庆芳是马屿镇的退休乡镇干部,说起过去,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就是万盘尖林场开荒山、种茶树的经历。“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开荒扩种。干了躺下睡,睡醒了起来干,每天就这么两件事。”那时候郑庆芳刚结婚,两夫妻在高山上一干就是7年,带领万盘尖林场的场员们种植了绿茶460亩、松树4300亩、杉木12万株。

    郑庆芳的成长历程和马屿这片土地“高度绑定”。他一心一意扎根乡间,每到农忙时间,都要走遍片区的每一块农田。多年来,郑庆芳见证了这片土地发生的巨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后,到处都是宜人景象;文化礼堂里,文艺汇演时时上演,歌声笑声不断;高架桥、高速路畅通了道路;一处处“开心农场”、一个个“儿童乐园”。大家的生活品质都是不断提高。

    “虽然已经退休,我还要继续务实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好老同志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和国家的政策。看到国家发展的一年比一年好,我特别的高兴,祝福祖国繁荣富强。”郑庆芳开心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特刊
   第00004版:特刊
变“看得见”的集体经济
为“摸得着”的共享红利
山水间逐梦“绿富美”
非遗文化让东源村“出圈”
瑞安日报 特刊 00002 无标题 2024-1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