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维度看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陈拓 季磊磊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勤劳智慧的瑞安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被推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GDP从3431万元增至1280多亿元,产业结构从“一、二、三”逐渐优化至“二、一、三”,再逐步升级为“三、二、一”,需求结构亦是经历了由主要依靠消费转向投资拉动,再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的过程……这75年,在人类历史发展进展中转瞬即逝,但是对于经历过风雨沧桑的瑞安人民来说,是一段值得永远回忆的历史篇章。

    3000万元→上千亿元

    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3431万元;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20910万元。1987年7月瑞安撤县设市,GDP总量为79658万元;1997年跨上百亿元台阶(104.7亿元),2019年突破千亿元大关(1003.2亿元),到2023年,GDP总量达到1285.1亿元。

    1978年至2023年这45年间,瑞安的GDP绝对值总量翻了九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人均GDP也迅速提高。

    2023年全市人均GDP为83913元,相比1978年翻了八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瑞安经济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一、二、三”→“三、二、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与迅速增长的经济总量相对应,瑞安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低层次逐渐优化升级,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先进的工业经济、数字经济转化的过程。1949年,农业总产值2451万元,是工业总产值(980万元)的2.5倍。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7.5∶33.6∶18.9,1986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1991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3∶43.9∶53.8。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积聚的内生动力结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的外在需求,共同推动产业结构演变发展,不断优化升级。

    1949年至1978年是三十年探索发展期。1949年,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瑞安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夙愿。1953年至1978年,瑞安处于建立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初期阶段,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工业年均增长10.1%,农业年均增长5.1%。

    1979年至2002年是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瑞安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程。这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引领全市GDP年均增长16.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服务业的需求大大增加,第三产业迅速起步,年均增长16.2%。200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2∶54.1∶39.7(1994年一产比重首次降低到10%以下),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逐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针织鞋类、汽摩配件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2003年以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瑞安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迅猛发展,2003年至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2023年第三产业比重达53.8%(2017年三产比重首次超过50%),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已形成“三、二、一”的现代化产业格局,进入到现代服务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这一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与各产业的融合和创新,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7.5亿元,占GDP比重为6.0%,同比增长6.5%,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12.0%,较GDP增速高5.6个百分点。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0.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9.8%,相比2017年(15.5%)提升14.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战新产业日益成为推动瑞安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协同

    需求结构积极变化,消费投资协调发展

    从三大需求发展历程看,瑞安经济的增长经历了由主要依靠消费转向投资拉动,再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瑞安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城市破旧,没有优惠的政策与倾斜,更没有国家投资和外资引进的机会,投资消费增长有限,经济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瑞安人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破“土地的束缚”,勇敢地“走出去”,靠吃“改革饭”,走出了一条具有瑞安特色的富民强市之路。1978年至1983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1983年至1987年再次翻番,快于同期人均GDP总量增幅。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投资需求大大增强,进出口持续大幅增长,1988年至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7%,外贸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36.9%,均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000年后,宏观经济政策以坚持扩大内需尤其是把扩大消费作为主要着力点,瑞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于2007年突破百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于2009年突破百亿。

    党的十八大以来,瑞安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大增强,逐步呈现出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2012年至2023年,瑞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1%,202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2.2亿元。2012年至2023年期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8%。2012年至2023年货物进出口、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4.1%、5.0%,2023年货物进出口、出口分别为410.1亿元、374.7亿元,占温州份额分别达14.5%、16.0%,规模均居温州第三。

    (本文相关数据分析由市统计局提供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4版:嗨!同学
三个维度看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2 三个维度看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2024-1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