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生,一位在蓝夹缬领域默默耕耘的乡村工匠,他不仅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多年来,王河生以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为当地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王河生从业经历丰富,他最开始在原瑞安县马屿工艺厂做学徒,后来逐步成长为染缬车间主任。他1989年入党,荣获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之后到北京,投身于传统染色服务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08年,王河生返乡创办了瑞安市马屿靛青专业合作社,并担任马屿镇净水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后,他又成立了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专注蓝夹缬相关项目。
在王河生的努力下,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被打造成集展览、交流、培训、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成为蓝夹缬浙江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年接待观众2万多人次,带动周边100余名农民增收。王河生研发的蓝夹缬技艺系列衍生品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等荣誉,他本人也荣获2021年度温州市“瓯越非遗最佳传承奖”。
王河生精通蓝夹缬靛青染料炼制技艺及印染技艺,凭借丰富的经验,他精确掌握了靛青和水的发酵比例、植物马兰在池中的温度变化和发酵时间,以及靛青和石灰的配比等关键技术。他编写了《系列靛青染料炼制技艺》《彩色夹缬技艺》等多部教材,为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王河生还成功掌握了曾淡出温州百余年的红花天然染料核心技艺,规模种植并制作红花饼,该产品受到了全国各地客户的一致好评。他的作品《绀地花树双鸟纹》五彩夹缬荣获2022年浙江省博物馆文创大赛金奖。
同时,王河生还担任了省内多个学校的导师、专家,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企业导师、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特聘专家等。
王河生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