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文静 通讯员 丁传统
从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到法制部门预审民警,他一直坚守公安执法一线,严惩犯罪,捍卫正义。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挑战,他始终坚信“案子不怕难,就怕不用心”,努力当好规范执法的“守门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他就是瑞安市公安局执法监督大队民警徐川。
守护平安 他是群众身边的“法律顾问”
大学毕业后,徐川以大学生“村官”为起点,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公安队伍,成为瑞安市公安局大家庭一员,先后在马屿派出所、陶山派出所从事执法办案、社区警务、法制宣传等工作。
十年的社区民警生涯,他既是辖区平安的守护者,也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特别是在陶山派出所工作期间,徐川作为陶山镇集镇区域的社区民警,管辖26个村居4万多名常住人口。由于辖区内集中了旅馆、网吧等重点场所,治安环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深入辖区、投入工作,他携全家在陶山租房安家,孩子也在当地上幼儿园。
面对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他强烈地意识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法律专业素养和服务群众能力。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夜以继日自学法律知识,日均学习六小时。“记忆力不好,还有点笨,要比别人学更多遍。”他说,过程很煎熬,但从未想过放弃。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他,凭借着一股韧劲,成功通过公安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加入瑞安市公安局公职律师团队。
在得知自己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后,他特意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喜悦与感悟:“这礼物等得有点艰辛,大半年的时间,挑灯夜战,缝隙中挤时间,一点点地进步。”配图是那堆满法律书籍的书桌,道出了背后的不易和对未来的期许。
执法监督 他是规范执法的“守门员”
2019年9月,徐川调到瑞安市公安局执法监督大队。作为一名法制民警,他先后派驻锦湖派出所、东山派出所、莘塍派出所等基层派出所,负责开展案件审核指导、执法管理监督、执法教育培训等工作。
在徐川的电脑里,藏着一个装满执法智慧的文件夹,这是他对执法工作精细入微、追求完美的见证。这个文件夹有30多个表格,从政策解读到微小问题记录,从案件追踪到处理结果汇总,每一项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努力。他常说:“案件无小事,细节定成败。唯有对案件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检验。”
办公室里,徐川总是忙碌而专注,巡查、解答、指导……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用法律的“标尺”衡量每一起案件,对于证据不足或存在疑点的案件,坚决把牢审核关。面对办案民警的疑难问题,他总能给出精准有力的法律建议。
五年间,他审核监督案件600多起,整理执法文档50多份,提供执法咨询1000余人次。特别是派驻莘塍派出所期间,他针对执法薄弱环节,全流程跟踪指导,通过科学管理显著提升执法质量,助力该所荣获“温州市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突出集体”称号。
“徐川好学、严谨、细致,工作极富责任心。在他的努力下,相关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执法监督大队政治教导员唐正兴说。
甘于幕后 他是办案民警的“指导员”
在案件办理中,徐川既从办案民警视角分析研判案情、厘清问题症结,又站在法制民警角度提供法律支撑,指导民警开展完成案件定性、证据收集等工作。特别是面对复杂案件,他的专业分析与合理建议往往能让办案民警豁然开朗。
2022年,东山派出所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某企业员工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金。由于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办案过程一度陷入困境。就在办案民警一筹莫展之际,作为法制民警的徐川主动介入,与他一起分析案情,鼓励和帮助民警如何通过资金流分析、证人证言等方式深挖案件线索。在他的指导下,民警迅速进行全面排查,随着更多案件线索被一一挖掘出来,案件的全貌逐渐清晰。
取证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销售经理的狡辩、行业潜规则的干扰,民警一度陷入困境。徐川全流程跟踪案件办理进度,与办案民警一同制定针对性案件攻坚方案。从够罪标准到证据收集,再到完善证据链,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民警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用确凿完整的证据还原了案件真相,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