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戌慧)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未来的希望。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营造浓厚的儿童友好氛围,日前,市妇联携手市新居民服务中心,在仙降、南滨、东山等街道增设儿童喜爱的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日常活动和锻炼需求,收获了儿童与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11月7日18时许,记者来到仙降街道垟坑村东湖公园,只见村民们或坐在公园里观看露天电影,或带着孩子在一旁的儿童游乐设施区玩耍,人气十足。这是自该公园增设儿童友好公共设施后,时常上演的幸福场景。
“我们是公园的‘常客’,以前晚饭后只能带着孩子来公园骑车,现在这里增设了不少游乐设施,可玩性更强了,孩子可以自由活动,感觉特别棒。”家住垟坑村的村民魏雅婷感慨道,此处新增的儿童游乐场所虽然规模不大,但攀爬架、跷跷板等备受儿童青睐的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的孩子们在此玩得不亦乐乎。
租住在附近台头村的江西籍新居民小胡也深有体会。当晚,小胡从家里出发,骑行三四分钟便到了东湖公园,她说:“家附近公园有滑滑梯,但是孩子玩久了就厌了,恰好这里新增了一些游乐设施,就带着小孩过来玩一下。”
仙降街道平安法治办主任白直准对这批儿童友好设施的投用十分称赞。他表示,这批设施的投用让辖区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大大促进了辖区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助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儿童友好理念,聚焦民生关切和儿童需求,积极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充满童趣、安全便利、功能多样的活动空间,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近期,市妇联联合市新居民服务中心,投资约20万元,因地制宜,在东山、仙降、南滨等多个新居民子女人口基数较大的街道增设儿童友好的公共设施,大力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助力儿童快乐成长。
记者从市新居民服务中心了解到,除了仙降街道垟坑村外,仙降街道下社村,南滨街道林中村、沙园村,东山街道江东大楼、人才村等地的儿童友好公共设施也陆续投用,进一步构建适应儿童成长需求的社会环境,提高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