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小章 孙凛 通讯员 朱王晶
汩汩的瑞平塘河、金色的稻谷、美丽的庭院、香醇的咖啡、美味的佳肴……在飞云街道杜山头村,村党支部书记姚则云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
“下周一晚上,四十位客人,安排一下餐饮。”12月6日,姚则云的朋友给他的微信留言。
随即,姚则云把信息转发给了本村的“乡村合作人”、拾年咖啡负责人张维剑。
对于这样的“拉客”行为,姚则云坦言:“这不仅是给老板介绍业务,更是给村里带来人气。自从我市开展减负增能、破难增效专项行动以来,我有了更多时间投入本村建设,何乐而不为呢?”
减负到底减了什么?姚则云带着记者,走进杜山头村党群服务中心1楼一个房间,记者看到房间里面放着已经摘下来的各种“牌子”。今年,杜山头村摘下了22 块牌子,仅保留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党群服务中心等牌匾。姚则云说,原来,在一楼办事大厅墙上,不仅几乎挂满了牌子,还贴有各种日常管理制度等,几乎是“满墙红”。
与牌子一起减少的还有村里各种盖章事项。翻开新下发的《基层组织“滥挂牌”应知应会手册》,办理事项清晰明了,哪些事项应该村里负责、出证明,哪些事项已取消证明、盖章,都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基层冗杂的事务也减了很多。经过清理后,姚则云手机中的微信、浙政钉工作群少了13个,仅保留了“村社书记微信群”等少数几个必要的群,用于日常工作交流。
“一个牌子、一个微信群就意味着一项工作任务,要拍照留痕、作台账、报材料,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根本忙不过来。”该村报账员陈秀华说,如今,牌子少了,权责清了,事务减了,村干部谋划发展的精力更多了。
杜山头村北接省级特色小镇——侨贸小镇,距瑞安动车站、沈海高速飞云互通不过两三公里,村内瑞平塘河穿村而过,河畔古榕树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近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实现村集体资产由负转正,还拥有800万元的定期存款。村里虽然富了,但增收方式仍较传统,主要靠出租厂房、空闲地等收取租金,租客将其作为加工厂或者堆场。这种方式会影响村庄环境,也不可持续。
为此,杜山头村一直在寻找更适合村庄发展的新路子。在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基础上,深度挖掘婚俗文化,以婚恋为主题,建设集交友恋爱、旅游休闲、婚礼服务、文化传承、公益传播于一体的婚恋全产业旅游度假基地,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这是该村目前的目标定位。
“今年520的集体婚礼,给我们留下一段珍贵美好的回忆。”刚结婚不久的谢忠昕和钟冰冰回忆道,当日,杜山头村瑞平塘河边装扮得红火喜庆,一场盛大的宋韵水上集体婚礼浪漫举行。包括谢忠昕和钟冰冰在内,6对新人身着宋韵婚服,乘坐乌篷船,在此牵手誓约,而这场“中国式浪漫”婚礼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
高人气也带旺杜山头集市,当日集市营业收入超8万元,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一天摆摊收入就有好几千元!”摆儿童玩具摊位的村民章大姐说。
“遇见家·缘聚温州”之“喜上榕梢·杜上心头”春季主题活动在此举行,吸引大量游客;一场主题为“杜山月榕喜市”的婚恋集市吸引游客超1600人……去年以来,该村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次,村庄人气可谓爆棚,知名度越来越高。
“我店里的生意也跟着村庄人气一起旺,现在几乎每周都有团队生意。”张维剑说,随着杜山头村的知名度逐渐响亮,他所经营的咖啡屋也跟着沾光。
依托满满的人气,杜山头村已与知名IP“非诚勿扰”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合作婚恋主题村落项目。11月下旬,应姚则云邀请,非诚勿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谷阿武来到村里。姚则云陪着谷阿武,在村里走走逛逛,一起商讨将此项目落户在村文化礼堂等相关事宜。“村里现有的文化礼堂是村文化宫改建的,使用空间有限,而且建设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满足村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和村庄发展的需要。”姚则云说:“现在计划把边上的村集体厂房纳进来,整合周边空闲地,将其打造成集传统婚俗文化展示和婚宴为一体的婚俗文化中心,前景一定不错。”
一方茶桌,杯盏玲珑;茶香袅袅,余韵悠长……坐落于文化礼堂对岸的华夏茶艺,有非遗、有茶香,今年入选了首批温州市级“非遗茶空间”。“我们每月开展活动,可以边喝茶,边学长嘴壶茶艺非遗。”长嘴壶茶艺非遗传承人、华夏茶艺负责人李灏霖表示,该空间融合了茶习俗、茶器、茶礼等文化,并与文创、研学等业态良性互动,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
未来,随着婚俗文化中心落地,加上已引进的非遗茶空间、咖啡屋、创意装裱等项目。村里的文化系数将进一步提升。“店里的生意估计也会水涨船高。”张维剑说。
无论是提高人气,还是提高文化氛围,最终落脚点还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正在洽谈的婚俗文化中心项目以及正在加快推进的青绿杜山主题公园项目,杜山头村探索“租金+分红”的合作形式。“这种方式更可持续,更有增长空间,还能让村民有参与感。”姚则云说。
依托飞云渡党建引领连片提升工程,11月29日,杜山头、马道、前金3个经合社出资成立的强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开启探索共富新路之旅。
“塑文化,攒人气,最后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姚则云心中谋划的村庄发展“三步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