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梦璐
心脏外科手术是让心脏病患者重获“心”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当重度二尖瓣反流出现在一位八旬老人身上,患者往往难以耐受常规外科手术,怎么办?近日,瑞安市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在护“心”上有了突破。该院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我市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医生仅通过一根几毫米粗的导管将器械送到心脏二尖瓣位置,用一枚小小的夹子代替外科手术的缝线,修复了产生二尖瓣反流的病变部位,整个过程仅用时40分钟。
今年84岁的蔡阿婆,因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呼吸困难,水肿,胸腔积液反复住院,情况不容乐观。“术前超声检查发现,该患者属于二尖瓣重度反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身体情况不能耐受传统心脏外科手术,此时疾病若继续发展,很不乐观。”瑞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永光表示,“经与浙大二院教授团队全面会诊与讨论,认为蔡阿婆的情况适合这项手术。”
二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一道单向的阀门,使得血液能够单向地从左心房输送到左心室,再从左心室输送到全身各处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发生二尖瓣反流时,二尖瓣的单向阀功能失灵,血液会大量地从左心室返回到左心房,提供给全身的血液供应大幅度减少,会导致呼吸困难、心悸、乏力、胸闷、头晕等症状,甚至导致心肌损伤、心力衰竭,引起死亡。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需开胸修补瓣膜或置换瓣膜,但对于心功能低下、高龄患者等而言,风险高、创伤大、恢复慢。此时,二尖瓣钳夹术作为一种经导管介入的微创手术,优势不言而喻。”王永光说,“对于心功能严重受损、全身情况较差的高龄、高危患者,这项技术为他们带来了‘心’希望。”
通过两院合作的形式,患者在瑞安就能享受到省内先进的医疗资源,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可免受奔波就医之苦。今年9月2日,浙大二院、瑞安市人民政府、瑞安市人民医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瑞安市人民医院挂牌“浙大二院瑞安协作医院”。两院通过学科共建、资源平台共享等形式,提升瑞安市人民医院专科医、教、研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围绕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医学科等重点科室开展帮扶,打造一批温州乃至浙江省知名的高质量学科;积极支持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人才培养,帮助打造一批温州乃至浙江省知名的高水平医生,储备可持续发展人才;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互联网医院建设,完善智能化监测、保障、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瑞安及周边市民的就医体验。
此次浙大二院心内科团队与瑞医心血管内科主任叶向阳团队协作开展我市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正是两院深入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不仅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让患者享受到了优质、便捷的就医体验。术后,两院领导及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召开合作推进会,双方就全面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今后,瑞安市人民医院与浙大二院将整合两院资源,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脏瓣膜等专科发展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两院心血管内科将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反馈、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临床经验。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