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我一直喜欢拍照,并自诩此乃用心经营自己平凡而有趣的日子。
每当外出旅游,拍照几乎成了我的重头戏。在我看来,不管长途或短途,没留下照片的旅行,就算全程身心愉悦,也够不上完美,因为旅途中每一个被镜头捕捉的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为了尽可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出发前我会精心挑选、搭配服饰,每到一个景点,欣赏风景之余,便兴致勃勃摆拍,而且是人像比较大的那种,至于风景,欣赏过后就心满意足了,意犹未尽也好,流连忘返也罢,我更看重的是欣赏风景时的美丽心情和灿烂笑容,便总把美景当作背景,这样一来,照片上的主体永远是我,而不是哪怕绝美的风景。尽管我知道这样的审美也许不被很多人认可,可这并不影响我一如既往拍照臭美。
我知道,每一个当下都无法重来,所有的记忆都会随时光慢慢淡忘,所以生活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日子或场合,我都习惯拍照记录。尤其是结婚纪念日,每年雷打不动拍上一张合照,一度成了我们平淡婚姻生活里稍具浪漫色彩的保留节目,可惜后来没能坚持到底,想来多少有点遗憾。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时,甚至是闲着无聊,我经常随时随地拍上几张照片,有事没事翻出来看看,一遍遍回想藏在每张照片里的特定故事和美好情感。有时候,某张当时并不满意的照片,多年以后重新审视,竟有如获珍宝的惊喜,这才顿悟不管成功与否,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用影像永久定格。
就这样,盛行冲洗照片的早些年,我家照片简直可以用“泛滥成灾”去形容,好在我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的好习惯,于是一本本大小不一的影集堂而皇之占据了书柜不少空间。你以为这样我就过瘾了吗?非也!我还专门挑了好几张放大的个人写真,用于房间内墙软装,自我感觉效果堪比某些大师的艺术画呢!
后来,用上智能手机,那种拿起手机就可以肆无忌惮拍出无数张照片的零成本操作,让我的拍摄和保存照片方式随之更新迭代,拿着胶卷去照相馆冲洗生活照,于我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历史。这下,我更加狂热地爱上了拍照,没人给我拍时,即便自拍,我也乐在其中,用闺蜜的话说,见过喜欢拍照的,没见过像我这般沉迷拍照的。当拍照成为生活常态,久而久之,我的手机内存因被照片大量占用而告急,我就把照片移存到电脑或备份在移动硬盘。在我眼里,每一张不同时期的照片,不管拍得好坏,都能让我在岁月的长河中理性回溯,从而看到自己一路行走的深浅脚印。
平常总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我这么喜欢拍照很大程度上缘于比较上镜,而之所以比较上镜,是因为面对镜头我的笑容自然而迷人。对于这一说法,我不仅得意洋洋地照单全收,还大言不惭地自我标榜,声称那是我有一副令人羡慕的好牙齿,才毫无顾忌地在镜头前尽情展示笑容。
最近几年,作为微信忠实用户,我会时不时在朋友圈发些照片,尽管不为刷所谓的存在感,但微友夸赞照片拍得好看时,心情自然也是舒畅的。然而,岁月是把杀猪刀,年复一年,脸上的皱纹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无声息安营扎寨,拍出的照片明显感觉一年比一年老,直到有点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露面了。于是,我也学着年轻人用起了美图秀秀,那“一键美颜”下去,皱纹淡化了,肤色变白了,看起来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仿佛又找回久违的青春气息,而照片便理所当然成了“照骗”。一半高兴一半心虚地把“照骗”发到朋友圈,如果有人啧啧称赞,更多时候我只能无奈地回一句“你懂的”,外加一个“捂脸”表情包。明知如此这般自欺欺人并非对抗衰老的有效手段,可我竟也差点迷失在“精致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里。
那天,几个闺蜜讨论衰老话题,都说坦然直面变老,优雅从容老去,可以尝试着从勇敢晒出原汁原味照片做起。哈哈,我不知道爱拍照的自己能否就此删除手机里的美图软件,回归生活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