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院地合作结硕果
瑞安条台田虾肥蟹美“钱”景好
参观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示范基地

    本报讯(记者 苏盈盈)“青蟹最大规格416克,南美白对虾最大规格33.6克,每亩新增青蟹产量31斤、对虾产量205斤,新增亩均经济效益10795元!”近日,位于滨海“三位一体”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

    这意味着我市条台田盐碱地菜渔立体生态养殖取得了虾肥蟹美的好成效,也是院地合作 “最强大脑”助力我市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之一。

    “条台田”农业生态系统是古时瑞安农民为了使围垦后的滩涂地可以耕种,通过在土地间挖出沟渠,排出土壤内盐碱成分,形成沟渠与农田间隔条状排列的农业景观。我市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拥有全国难得一见的“条台田”农业生态系统,其中的3万多亩水域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为了把这片水域利用起来,去年4月,市农业农村局向高校“借智”,与宁波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瑞安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成立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宁波大学技术团队常驻,在“智囊团”的指导下打造“条台田”养殖新模式。

    “有了技术团队的指导,在盐碱地养殖模式创新方面更有底气了,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和品种,让养殖户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渔业资源科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盐碱地菜—虾蟹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试验田青蟹、南美白对虾获丰收,实现低盐度(0.15%-0.3%)养殖青蟹与对虾;引进罗氏沼虾条台田低盐碱地养殖,最大收获规格达45.4克/只。

    “我们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技术支撑,之前尝试在果园间养殖鲫鱼、虾,但技术不成熟,收益不好,如今有技术团队指导,成效很好。”瑞安市绿果园家庭农场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局依托研究院成立技术培训班,不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本地渔业人才技能技术,解决瑞安渔业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局面。

    今年9月,温州市盐碱地渔业综合种养现场会在瑞安市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文化中心召开,来自温州市各县(市、区)渔技推广机构负责人及瑞安市条台田种菜农户、各地盐碱地种植户等60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水产专家分别就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模式、低盐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大家在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学习先进技术。

    据悉,为了确保盐碱地高效综合种养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取得成效,我市邀请省内科研所、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进行测产验收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好模式、好做法进行总结。目前,《条台田盐碱地青蟹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已获温州市渔业学会团体标准立项,为今后该项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
   第00002版:
   第00003版:
   第00004版:
“大企帮小店”赋能瑞安水产城商户备战年货节
塘下镇企业服务中心 助力凯勒公司完成水表安装
瑞安条台田虾肥蟹美“钱”景好
活力塘下
桐浦阮坑村与公益组织开展党建共建
画意桐浦
瑞安日报00
瑞安日报 00002 瑞安条台田虾肥蟹美“钱”景好 2024-12-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