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荆谷白银豆

    ■胡晓霞

    “咚咚当当……”曾见爸爸抓一把干白银豆往不锈钢碗里放,然后倒进温水泡着。“干的白银豆不好吃吧?”我嗫嚅道。“荆谷白银豆,干的也好吃……”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白银豆还有以产地论的。

    “哇,想不到白银豆甜汤这么好吃的!”“是啊,荆谷白银豆,咋烧都好吃!”一片叽喳声中,白瓷调羹在白瓷碗里一搅,原本沉着的或雪白或嫩绿的白银豆,漾起了浮于清汤的数颗红枸杞、黄桂花,连汤带豆舀一勺,清甜、糯叽,唇齿留香……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白银豆甜汤。

    “这是我们荆谷本地白银豆,就放了点盐与葱花,你们尝尝看!”服务员上菜时不无骄傲地说。席间,“温州百名诗人荆谷采风行”的同仁们,无不啧啧称赞那白银豆真是细腻、粉糯,无与伦比……

    荆谷,一个静谧而富饶的地方,坐落于瑞安中部,东南面与飞云江相邻,因境内的金谷山而得名。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独特地貌。金谷山挺拔峻峭,环乡河碧波荡漾,蜿蜒曲折的柏油路穿梭其间,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农业是主旋律,而荆谷白银豆,则是这片土地最为耀眼的明珠。

    白银豆,作为浙江省的名优农产品,早已在荆谷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它的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那时的荆谷,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植白银豆。藤蔓沿着竹竿攀爬,蔓延开来,形成一道道翠绿的屏障。待到豆荚成熟时,一串串长条状的豆荚,悬挂于藤蔓间,犹如小小的绿船儿,那么诱人。每当白银豆收获季节来临,整个荆谷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农户们忙碌着采摘、晾晒、加工白银豆。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白银豆的清香。这些胖胖的豆子,不仅承载着农户们的辛勤与汗水,更传递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希望。

    荆谷白银豆,近肾形,其种皮薄而细腻,淀粉含量丰富,极易煮烂。煮熟后的白银豆,口感清香软糯,入口即化。它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以及镁、钾、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荆谷的宴席上,白银豆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制作成豆羹,还是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都能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点,令人赞不绝口。

    然而,白银豆的种植并非易事。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豆类作物,对生长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26度之间。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银豆的植株才能够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但一旦气温超过32度,白银豆便会出现落花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荆谷的农家们巧妙地利用屋前屋后的半荫隙地进行种植。这样既保证了白银豆有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又避免了高温的侵袭,为白银豆的生长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除了食用价值,荆谷白银豆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白银豆具有补肾、益脾、清肺、养胃、利肝胆、降血糖、解酒毒等多种功效。常食白银豆,不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明目、黑发、延年益寿。因此,荆谷白银豆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荆谷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荆谷白银豆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荆谷白银豆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通过种植、销售无公害优质白银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这些企业不仅注重白银豆的产量和质量,还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实施项目,提高白银豆的品质和安全性。他们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设备,对白银豆进行精细加工和包装,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这些企业还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荆谷白银豆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一美味佳肴。

    宋代张良臣有诗云:“昨日豆花篱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走在荆谷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一片片翠绿的白银豆藤蔓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荆谷白银豆将继续在荆谷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幸福。而那些辛勤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户们,也将继续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书写着荆谷白银豆的传奇故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云江潮
荆谷白银豆
不一样的雁荡山
戏说阅读
原来油画也可以有国画的意境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荆谷白银豆 2025-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