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梦璐 通讯员 阮玲玲)“新年好!感谢你们!”这句新年问候和致谢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患者用手语比划的,医生也笑着比划双手回应,此时无声胜有声!近日,瑞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瑞医”)甲乳外科医生办公室发生了这一无声又暖人的医患互动。
考虑到此次复查正值新春,患者王女士还特意带上了小花束,送给该院甲乳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林道浙和主治医师郑以诺,感谢医生和志愿者在她就诊期间给予的特殊关怀。
据了解,患者王女士来自龙港,今年52岁,是一名听力和言语障碍人士,半年前,在瑞医接受乳腺癌手术,术后需要定期随访。由于王女士不能正常地和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为此,医生和志愿者为她开启了专属服务,每次复查都安排专人全程陪同,让特殊患者体验无障碍就医。
“这段时间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最近腋窝处有点不舒服……”在复查过程中,记者看到林道浙细心地在白纸上写下一个个问题,王女士或用简单的手势,或用写字的方式回答医生。
在常规检查结束、医生开好处方单后,郑以诺医生带着王女士来到门诊一楼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嘱托该院志愿者带着她进行费用结算、取药。待王女士拿到药后,志愿者又拿出单子,提醒她注意用药事项,随后送她离开医院。
郑以诺告诉记者:“王女士回去后,我们日常也会保持微信上的沟通联系,比如在术后护理、服药情况等方面,她有任何不适或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微信文字跟我联系,我尽量及时回复,让患者安心、放心。”
据了解,考虑到王女士的特殊情况,为了让她安心就诊,去年她首次单独来复查前,郑以诺医生就提前用微信和她约定时间、地点,并在约定地等候;陪她做好检查后,再带她去和志愿者做好交接。“复查了几次后,她说自己已经熟悉流程了,可以自行预约陪诊服务,由志愿者全程陪着她找医生检查。”郑以诺说。
“我爸爸和妈妈都属于特殊人群,我在外地读大学,不方便每次都陪同妈妈来医院做检查。”王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术后第一次复查时,我去读书了,妈妈单独来医院,当时我是很担心的,但现在这一顾虑完全打消了。这里的医生对妈妈非常细心和耐心,志愿者更是在每个就诊流程都陪着她,他们就像是妈妈的‘临时家人’,让我非常放心。”
王女士的“丝滑”就医,不仅体现了医生的用心用情,还得益于该院推出的门诊陪诊志愿服务。据悉,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独自就医不便的特殊患者,2023年,瑞医推出了门诊陪诊志愿服务。陪诊服务对象包含6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人士及一些特殊群体,陪诊志愿者们会陪同患者进行挂号、取号、就诊、取药等操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整个就医流程。有需要的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该院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或到瑞医(万松院区)门诊一楼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进行现场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