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心如 孙凛)今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2月28日,市残联在市新星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举办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专题讲座,进一步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听障儿童家庭的康复意识与能力。
现场,30多名市自新星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听障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活动。听力康复专家从听障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入手,详细讲解了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强调家长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多个成功的康复经验,为家长提供参考。
讲座过程中,家长们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还不时与专家互动交流,提出在孩子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得到了专家的解答。
市民曹女士是一位3岁听障儿童的母亲,其女儿2岁时被查出听力功能下降,随即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和人工耳蜗手术。她说,本次讲座让她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康复知识和方法,也让其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太有意义了。
“我们康复中心每年都有儿童训练成功,进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市新星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负责人吴小英表示,该中心每年都会举办此类知识讲座,提高公众对听力康复的认识,推动听力康复工作顺利开展。
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涂文秀表示,此次活动是全国爱耳日系列宣传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加强对听障儿童家庭的康复指导,提高家长的康复意识和能力,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未来,市残联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关爱听力健康的活动,为听力障碍人群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据悉,根据《浙江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工作细则》,我市为残疾儿童康复提供了丰厚的补贴,未满7周岁的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每月最高可补贴2400元,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补贴标准每年最高补贴24000元;对于具有人工耳蜗植入适应指征的未满7周岁听力残疾、多重残疾(含听力残疾)儿童,未享受免费配置基本型人工耳蜗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自行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在最高70000元标准内按实享受一次性补贴,每人限补贴人工耳蜗1台。据统计,去年我市共有17名听力残疾儿童享受补助,补助金额474800元;1人享受人工耳蜗补助,补助金额70000元。
讲座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孩子接受了听力康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