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韩程繁 记者 吴戌慧)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塘下分局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方式,成功调解一起因手机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消费者陈女士与商家“隔空”达成和解协议。这是该局运用“互联网+调解”模式快速解决消费争议的又一典型案例,展现了数字化手段在维权服务中的创新实践。
据悉,今年1月初,消费者陈女士在某手机店以折扣价购买了一台苹果手机,后被朋友告知为二手手机,其无法接受,多次与商家协商退货未果,遂通过12315平台投诉至市监塘下分局。考虑到消费者来往不便且商家营业时间受限,该分局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微信视频调解程序,组织消费者、商家负责人及调解员三方“面对面”沟通。
在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认真倾听双方的诉求和理由。消费者通过视频详细陈述了诉求,并展示了相关消费凭证;商家也借此机会对消费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说明和解释。工作人员认真倾听双方意见,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地从中斡旋、调解。经过多番沟通与协商,商家最终认识到自身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意按照市场回收最高价回收二手手机并作相应补偿。消费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并对该分局的调解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此次通过微信视频线上调解成功,不仅解决了消费者的实际困难,也为该分局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不仅打破了传统调解的时空局限,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增强了商家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下一步,市监塘下分局将以此为契机,探索更多便民、利民的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水平,让市场监管的力量在每一次调解、每一项服务中得以彰显,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