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屿王河生成为温州首位
蓝夹缬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本报讯(记者 项颖 通讯员 钟晨晨)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3人上榜,其中包括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馆长王河生,他是温州地区首位蓝夹缬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王河生的入选,为温州蓝夹缬技艺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屿镇相关负责人说,此次王河生入选不仅是对他个人技艺和努力的认可,更是为蓝夹缬技艺传承与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激励更多人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

    王河生是一位在蓝夹缬领域深耕多年的乡村工匠,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者。他从业经历丰富,最初在原瑞安县马屿工艺厂做学徒,凭借努力成为染缬车间主任。他在1989年入党并荣获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后,前往北京投身传统染色服务业,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

    2008年,王河生毅然返乡,创办瑞安市马屿靛青专业合作社,还担任马屿镇净水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他成立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专注蓝夹缬相关项目。在他的努力下,该博物馆成为蓝夹缬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的建设主体,集展览、交流、培训、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民增收。

    王河生研发的蓝夹缬技艺系列衍生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他本人也荣获2021年度温州市“瓯越非遗最佳传承奖”。作为王氏染坊第10代传人,他精通靛青染料炼制技艺和传统染色技艺,并致力重现彩色夹缬,携手中国丝绸博物馆,编写多部教材,为蓝夹缬技艺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此外,他成功掌握已淡出温州百余年的红花天然染料核心技艺,制作的红花饼广受好评,作品《绀地花树双鸟纹》五彩夹缬荣获2022年浙江省博物馆文创大赛金奖。

    如今,王河生还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担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企业导师、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特聘专家等,将蓝夹缬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一代。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已拥有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涉及木活字印刷技术、温州鼓词、蓝夹缬技艺、藤牌舞等4个项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桐浦“银龄学堂”引领文明新风尚
瑞籍华侨荣获国家级表彰
马屿王河生成为温州首位
蓝夹缬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桐浦镇召开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座谈会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马屿王河生成为温州首位
蓝夹缬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25-3-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