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郑希 通讯员 项嘉岚)在普通话普及率超80%的今天,如何让方言传承“不断代”?近日,毓蒙幼儿园推出的“方言+普通话”双语提示音项目,将瑞安方言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孩子们从升旗到午睡都能听到亲切的乡音,形成了“沉浸式”方言教育。
“小朋友们,晨间锻炼时间到啦!”伴随着清脆的普通话提示音,毓蒙幼儿园的广播里又紧接着响起了瑞安方言版播报。这种普通话与方言交替播放的模式,已覆盖升旗、用餐、午睡等所有在园环节。
园长邵文贞介绍,这是幼儿园“方言活化工程”的重要举措,“要让乡音像空气一样自然存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其中特别强调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毓蒙幼儿园创新推出“方言+普通话”双语教育模式,将瑞安方言有机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条方言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该园不仅设置了周二“方言日”,让幼儿在这一天更深入地接触和使用瑞安方言交流,还打造了方言秀场功能室。文化节期间,方言童谣比赛、方言情景剧等特色活动接连上演,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演绎着最地道的瑞安话。
据调查,该园90%的幼儿已能使用简单的方言交流,晨间的方言播报、游戏时的乡音对话,正让文化传承的种子悄然萌芽。邵文贞表示:“我们不仅要教孩子说方言,更要让方言说进孩子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