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自祥 陈小斌 陈豪 金冬冬
3月初,有媒体暗访曝光“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多家加盟店的后厨乱象:发酸食材重复用、剩菜回收再加工、隔夜牛肉加色素“美容”……一时间,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我市的外卖情况怎么样?如何让外卖更放心?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黄焖鸡”事件风波 外卖遭遇信任危机
3月20日21时许,记者根据某外卖软件上显示的地址,在莘塍街道前埠村的一条背街小路上,找到了该软件中瑞安市黄焖鸡品类人气榜第1名的外卖店。该店后厨卫生总体还算干净,此时已经熄火,洗碗池里有一筐刚刚清洗过的鸡块。店主表示,自从“黄焖鸡”风波后,他们的生意大受影响,订单量明显下降。“春节期间日均百余单,现在仅20余单。”商家说。
“黄焖鸡”风波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了市民关注,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发现许多人对外卖食品安全仍有顾虑。“现在曝出的问题太多,我最近很少点外卖了。”一位消费者说。
有外卖小哥透露,有的价格20余元的外卖,扣除平台抽成、配送费等各项费用后,商家实际到手仅十余元。这些外卖的品质,他们也不看好。对于这种说法,一位外卖商家告诉记者,他们店里销量最好的套餐,实际到手金额仅为个位数。“做‘拼好饭’业务,我们卖出一碗饭实际到手价才9.5元,要是配送距离达到5公里以外,还得赔钱。”商家很坦然地给记者出示了店里所有菜品的原材料,从外包装看,这些冷冻鸡腿肉均为正规厂家生产,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都在有效范围内。
不久前,有媒体统计并发布题为《外卖员从不碰的10种外卖,很多人爱吃》的文章,重点提及炸鸡、炸串、黄焖鸡、烤肉拌饭等菜品。那么,这些菜品真的不能点吗?
记者分别在某外卖软件热销榜排名靠前与排名靠后的店铺中,随机挑选20余家店铺展开走访,发现部分店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店铺空间狭小,食材摆放随意,难以避免异物混入外卖盒。而从食材来源看,这些外卖店铺的食材主要通过总公司配送、美团旗下快驴平台配送以及菜市场购买三个渠道获取。对于食品安全,各商家表现出十足信心——“我们每单都投保了美团保险”“至今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质检报告等材料齐全”。
打造“阳光厨房” 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在浙江外卖在线系统内,瑞安地区主体数量达3600余家,其中3360余家已接入“阳光厨房”项目。通过“阳光厨房”,商家对后厨操作进行直播,实现菜品制作过程透明化。这种实时监督模式有助于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针对“阳光厨房”的实际运行效果,记者进行了进一步走访调查。3月24日9时至12时,记者定位特定地址,在某平台上搜索外卖商家,并挑选页面上的前100家店铺,逐一查看其“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执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店铺的摄像头都大大方方地对准了烹饪区域,有一小部分店铺的直播遮遮掩掩。如鼎汁·煎包(东晖华庭店)只拍到了一小部分烹饪区域,一碗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王者炒饭虽然对准了烹饪区域,但画面非常模糊。另有4家店铺因网络故障、摄像头维护或关闭直播功能导致无法正常观看。此外,还有部分店铺虽然也在直播,但摄像头未对准烹饪区域,属于“直播了个寂寞”。
针对上述异常情况,记者到现场展开实地调查。在兴隆北路24号的港粤茶点(肠粉、粥、炒粉)店,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制作餐品,店内厨具及物品摆放杂乱,环境卫生状况堪忧,该店的摄像头当时正对着天花板。商家解释称:“摄像头是自动转上去的。”
此外,江西麻辣饭店(安盛店)和重庆小面(安阳店)同样存在摄像头偏移或完全被遮挡的情况。一位商家称是工人修热水器时弄歪的,另一位商家则表示是无意间随手放的调料把摄像头挡住了。经记者提醒后,上述商家随即调整了摄像头位置。
记者从市监部门获悉,自2022年《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实施以来,全省外卖商家均需接入“阳光厨房”系统。监管部门通过“阳光厨房数智人自动抓拍”和“指挥中心人工巡检”两种方式对商家摄像头离线、后厨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进行动态监管。“首次发现违规行为将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商家,将根据《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进行相应处罚。”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鲁智省表示,去年该部门通过“阳光厨房”系统已处置相关问题2400余起。
记者获悉,自去年以来,市监部门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如“清网行动”“净厨行动”,以及针对网红饮品、烧烤食品等专项检查行动。据统计,去年该部门累计开展线下检查3900余家次,闭环整改问题850余个,责令120余家违规商户限期整改,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2起。
[编后]
通过“阳光厨房”“红黑榜”、线下专项整治行动等举措,我市外卖相关投诉件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政府部门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一场场“黄焖鸡”事件、“老鼠尾”风波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治理没有旁观者,政府要硬气、企业讲良心、公众敢监督,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