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玉海历史文化街区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的目光,已然成为当下热门的研学旅游网红地。在这里,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段学习之旅,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利济医学堂,现在发布今天的任务:请大家在利济百草园找到研学手册上的中草药,并了解它们的功效。”日前,塘下中心小学400余名师生来到玉海历史文化街区,在机器狗“笨笨”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研学之旅。
当千年古城邂逅现代教育,一场“文化寻根”与“创新实践”相融合的研学之旅徐徐展开。项目依托玉海古城深厚文脉,构建“一街多馆”沉浸式研学场景,为未成年人打造“可触摸的历史课堂”。据悉,自去年10月文韵古城研学基地开放以来,已有1600名未成年人参与组团研学,吸引了众多本地及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前来玉海历史文化街区打卡、集章。
四大主题
解锁“背后的故事”
“我第一次来利济医学堂,就觉得这里很独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百草园’找草药,不仅锻炼了我的眼力,还认识了很多草药。另外,那个机器狗跳舞真好玩。”塘下镇中心小学学生丁语茉找到了研学手册上的所有草药,开心地告诉记者。
“在这里,我学到了学校里没有开设的编绳技艺,做完编绳手工很有成就感。”该校学生陈梓墨最喜欢非遗编绳课,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做手工,这次研学活动有多个手工制作体验,让她玩得很过瘾。
据悉,“瑞研学”项目依托玉海历史文化街区,以文韵古城研学基地为主要场地,联动玉海楼、利济医学堂、永嘉学派传习馆、诒善祠塾、南戏馆、鼓词馆、非遗馆等多个瑞安文化地标,推出“名家、中医、南戏、非遗”四大研学主题,开设瓯窑、剪纸、米塑、木活字、竹编、编绳、古法造纸、中草药以及特色AI研学等课程,让学生既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也体验现代科技之新。
研学配备的趣味研学手册,是玉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掌上地图”。项目通过任务探索、盖章打卡等互动设计,将街区内的文化地标串联成一条可触摸的知识脉络。此外,“镇街之宝”机器狗“笨笨”的参与,让研学之旅充满科技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大师云集
构筑“最强导师团”
翻开瑞研学师资名录,犹如打开一本“瑞安文化名家年鉴”:瑞安市瓯窑制作和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烈永现场讲解瑞安的瓯窑文化,并示范陶艺“拉坯”的技法;温州市米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贻春将米粉团化作掌中艺术,带着学生从简单的小兔子、萝卜等造型入门,探索米塑的世界;温州传统造纸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常一带着学生制作皮纸小宫扇,让学生体验亲手制扇、绘扇的乐趣……此外,人工智能导师王添等跨界专家加盟开发的AI研学课程,让古老街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
“这些研学项目我感觉非常好。虽然来忠义街已有很多次,但以前都是走走逛逛,这次研学,让孩子们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会和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有意义。”家长许玲洁陪着女儿体验了不同研学课程后有感而发。
“我们拒绝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每个课程都设计为‘讲解+实践+创作’的闭环。”“瑞研学”项目负责人潘婷婷介绍,研学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针对学校开展的大团研学,另一部分则是周末针对散客、亲子家庭开展的小团研学,研学课程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和学生,开发定制阶梯式课程体系,以思维发散、AI体验、趣味手作等课程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了解玉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底蕴,解锁玉海楼、利济医学堂这些静态的文保单位背后的动态历史文化。
玉海历史文化街区正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搭建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它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