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 叶佩伦)近日,羽毛球涨价现象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羽毛球爱好者感慨,这项昔日的“平民运动”正逐渐向“轻奢消费”转变。对此,记者实地探访了我市多家体育用品店。
4月11日,记者来到市体育中心旁边的一家体育用品店。店内展示柜上,各类羽毛球整齐陈列。店主杨秀双介绍,自去年起,羽毛球价格已历经多轮上涨,部分畅销品牌价格涨幅超一半,原先每筒80余元的羽毛球如今涨至130元,较上月又涨了10元。
以温州地区生产的基础款品牌“银鹤”和“富力特”为例,一筒12支的羽毛球价格涨幅均在50%以上。而高端品牌“尤尼克斯”价格涨幅更为迅猛,从去年每筒90多元攀升至如今的190多元,涨幅超100%。
另外一家运动器材品牌专卖店负责人徐晓武也表示,目前市场上,无论是高端比赛用球还是入门训练用球,价格均呈上涨态势,且仍有继续攀升的趋势。他诉苦道:“资金投入增大,利润却不变,收益反而减少。过去一筒60余元的羽毛球卖出能赚3元,现在一筒100多元的卖出仍只能赚这么多,资金占用增多,货源还不稳定。”近期,他们向订货公司支付预订货款时,对方甚至因货源问题直接拒收并退回款项。
谈及此次羽毛球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店主们普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全民运动热潮下,羽毛球供需失衡。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羽毛球因其简单易上手的特点,深受男女老少喜爱,尤其是练习羽毛球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是制作羽毛球的原材料鸭毛、鹅毛供应不足。记者查阅相关媒体报道发现,我国商品肉鸭的出栏量从2019年的48.78亿只下降到2024年的42.2亿只,商品鹅的出栏量也从6.34亿只下降至5.69亿只,产量降低导致羽片价格上涨,进而推动羽毛球市场价格整体上升。
羽毛球的涨价潮让一些资深爱好者直呼“吃不消”。“太贵了,平均一个球都要十余元了。按照一周打3次球的频率计算,每个月在羽毛球运动上的支出可能将近千元,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占比过高。”羽毛球爱好者周同脉告诉记者,一次锻炼一个人可能要消耗三四个球,再加上场地费,人均花费要五六十元。如果羽毛球价格再继续上涨,他可能会选择跑步来代替这项运动。
面对高昂的羽毛球价格,不少市民选择在网上购买二手羽毛球,或选择尼龙羽毛球、人造碳纤维羽毛球。这些材质的羽毛球价格亲民且耐用性强,逐渐成为众多球友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