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虹 邵象富 实习生 孙雯雯)自2003年起,每年的4月16日被定为“世界噪音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噪声污染是仅次于空气污染的全球第二大环境健康风险源。噪音,这一被誉为“看不见的杀手”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还对听力造成潜在威胁。
4月14日下午,记者从瑞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在前来该院就诊的患者中,除因年龄增长导致听力障碍的患者外,因噪声导致听力受损的患者在听力障碍患者中数量位居第二。并且,近年来因噪声患听力障碍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其中大部分患者日常喜欢佩戴耳机。
耳机,是不少人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随身产品。除了用音频填充碎片化时间,在晨跑路上、上班途中,甚至是打游戏、追剧时,为了不被外界打扰,很多人喜欢戴上耳机享受独处时光,有的甚至睡觉时都戴耳机。可你知道吗?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会影响听力,导致。
“在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音对听觉无显著危害,而85分贝以上的噪音可能构成风险。”瑞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周静告诉记者,长时间连续戴耳机听音乐或通话,可能会对耳部造成刺激,特别是当人们身处嘈杂的环境之中,为了获得清晰、良好的声音效果,不自觉地调高耳机的音量,可能会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从而出现噪声性耳聋或耳鸣。
“我一天佩戴耳机的时间最长2个小时,音量一般控制在30%左右。”在瑞安市人民医院瑞祥院区门诊入口处,仅几分钟就有多位佩戴耳机的市民走过,市民阮鹏杰告诉记者,他知道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影响听力,所以对耳机的使用时间和音量会有所控制。
“我有些‘社恐’,所以喜欢一直戴着耳机,一方面可以躲避社交,一方面可以隔离周边的声音。”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文字工作者,需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安心工作,近年来她发现听力有所下降,经听力检测和医生诊断,已逐渐减少耳机使用时间,更多时候耳机只是放在耳朵上当一个摆设。
据悉,在环境保护的视角下,噪音的定义广泛,涵盖了生活噪音、交通噪音以及建筑施工噪音等多种类型,以耳机来隔绝外界噪音,也许会带来新的“隐形”噪音,那么如何避免耳机带来的危害呢?周静介绍,“相对而言,佩戴耳机导致的听力损伤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大家在使用耳机的时候,尽可能地遵循‘3个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时不建议佩戴耳机,以此来保护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