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接力悄然上演。来自我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昌林,成功捐献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用于救治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25岁的杨昌林不仅是我市第15位、温州市第138位、浙江省第119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是我市首位新居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日8时30分,杨昌林躺在采集床上,医生在他的两只手臂上熟练地插上抽血管。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平稳运转,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提取出来,而剩余的血液则重新输回他的体内。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他顺利捐献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寄托着生命希望的采集物被迅速打包,紧急送往远方的医院,将给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杨昌林是在2024年5月8日、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当天,在贵州遵义老家参加志愿献血时,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份善念会在异乡生根发芽。今年2月,他带着创业梦想,与女友来到瑞安扎根塘下镇;3月,他的骨髓信息与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配型。
“瑞安给了我创业机会,我也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得知配型成功后,杨昌林既意外又惊喜。在女友的支持下,他毅然签下同意书。
4月14日,杨昌林前往温州入院观察。连续多日的动员剂注射导致腰酸,他从未抱怨。女友龚治娟特地请了假,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默默支持着他。“他总说瑞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要回报这座城市的温暖。”她拿着手机,录下杨昌林捐献时强忍不适却微笑的视频,发给家人后说,“这一刻,他是我心里最了不起的英雄。”
捐献即将结束时,杨昌林收到了来自捐献对象的一封感谢信。“您的捐献不仅仅是珍贵的礼物,更是对我生命的延续,为我家人带来希望……您不仅是我的恩人,更是一位照亮生命的英雄。”采集床前,龚治娟轻声读着这封感谢信,杨昌林的眼里泛着欣慰的光芒。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地中海贫血、急性放射病、某些恶性实体瘤、淋巴瘤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成熟技术和重要手段,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公民,均可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在18至55周岁均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近几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瑞安慈善氛围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成功的案例也逐年增多。我市自2007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已动员2286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累计捐献成功14例,其中去年捐献成功3例,创历年新高。”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池彩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