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见过用太极拳“写”的甲骨文吗?
市实验小学的甲骨文课“武”出新花样
学生利用大课间练习甲骨文太极拳
王彩婷(左)和李运祥探讨甲骨文太极拳

    本报讯(记者 金汝 潘鹏程 实习生 孙雯雯)刚柔相济的太极拳、瘦劲清晰的甲骨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瑞安市实验小学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前,该校创编了一套甲骨文太极拳,从已知近4000个甲骨文单字中挑选出“天瑞地安千年古邑”8个字,通过太极拳招式表达字形字意,赋予古老的甲骨文字以新的生命力。

    市实验小学是百年老校,由“系统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孙诒让先生创办,2017年在全省率先设立甲骨文课程,打造甲骨文化传承特色学校。而太极拳课程是该校另一个特色项目,从2020年开设《少儿太极》拓展课程,到2022年将太极拳纳入大课间活动,全体学生都能打一套太极拳操。

    把甲骨文和太极拳相融合的想法,源于该校数学教师兼太极拳爱好者李运祥。他青年时喜欢看武侠小说,萌发了“以字化武”的念头。在市实验小学任教期间,学校浓厚的甲骨文氛围启发了他:“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线条流畅,与太极拳招式融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他把想法告诉甲骨文课程授课老师王彩婷,两人一拍即合。可是,甲骨文与太极拳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1+1”,选择的每一个字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符合字形、肢体的美感以及招式的运动轨迹。

    他们商讨了多个方案,最终选定了“天瑞地安千年古邑”8个字,根据甲骨文字形反复演绎和修改每一个动作。李运祥说,比如甲骨文“安”字形复杂,上部是房子的象形,下部是女子端坐的形象,寓意“女坐室内为安”,恰好太极拳中也有近似跪坐的动作,给学生教这套招式的时候,他会把这个字意告诉学生。

    该校五年级(8)班学生朱晨惜通过1个月练习,可以熟练打一套甲骨文太极拳了。她说:“甲骨文太极拳的动作和甲骨文相似,把运动和文化结合起来,我觉得很有趣。”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通过“甲骨文书法课程”“校长作业”等形式,让更多学生认识甲骨文、了解甲骨文。校长项建达说:“甲骨文太极拳以武术招式演绎甲骨文,让艰涩生僻的甲骨文字在学生的演绎下变得鲜活起来,既能锻炼身体,又帮助学生‘识字’,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聚焦点
瑞安创新构建个体工商户增值服务体系
“瑞安智造”破浪前行
薛之谦《守村人》MV导演王啸坤的北麂情结
市实验小学的甲骨文课“武”出新花样
助力企业拿到“政策红包”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市实验小学的甲骨文课“武”出新花样 2025-4-22 2